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小熊吉米的故事推薦

愛, 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尋找。 就像小熊吉米一樣, 他先得到了小土撥鼠奶奶的照顧, 感覺到了被愛, 才逐步具備了愛的能力, 去照顧小兔子, 拯救其他的小動物。 所以只有擁有被別人愛的經驗, 才有愛別人的能力。 就生命的本質而言, 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孤獨個體, 唯有愛能使個體相互聯結、相互溫暖。 不一樣的故事, 一樣的感動——平裝圖畫書館這是一段尋找愛的旅程。

故事從封面已經開始, 小熊孤苦伶仃的眼神讓人愛憐, 想要愛而不得的表情讓人同情。 而翻開扉頁, 又是熱烈的橘黃色和橘紅色搭配,

Advertisiment
暗示出小熊對愛的熱烈渴望。 小熊吉米的媽媽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爸爸在留給他一頂帽子後, 也離家遠走。 成為孤兒的吉米, 戴上爸爸的帽子, 開始尋找愛。

作者在故事的開頭只是簡單描述了吉米的遭遇, 但簡潔的文字卻精准地刻畫出吉米的心情, “他忽然覺得心裡空空的, 仿佛破了一個大洞”, 那種失落、寂寥、空空蕩蕩, 只有身處當中的人才能體會。 讀者如果有失去親人的經歷, 相信會被這句話撥動心弦。

吉米為老土撥鼠嚇走了老鷹後, 就和土撥鼠——小奶奶相依為命。 小奶奶為他烹調食物、扇風、洗腳、說故事, 讓吉米體會到了愛的陽光。 所以, 當小奶奶死的時候, 吉米難過得什麼也吃不下。 後來, 來了一隻小兔子——小可愛,

Advertisiment
吉米仔細照顧小可愛, 就如同小奶奶照顧他一樣。 可是, 當小可愛遇見一隻母兔子後, 他離開了…… 冬眠醒來後的吉米, 決定帶上帽子, 再度出發。 有一天, 他救了一大群小動物。 有了這些“小朋友”的陪伴, 他不再感覺心中有個大洞。  

故事不算新穎, 甚至可以根據這個故事鋪陳出一部長篇小說。 但它給所有大讀者和小讀者一個啟示:愛, 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尋找。 就像小熊吉米一樣, 他先得到了土撥鼠小奶奶的照顧, 感覺到了被愛, 才逐步具備了愛的能力, 去照顧小兔子, 拯救其他的小動物, 所以只有被別人愛的經驗, 才有愛別人的能力。 就生命的本質而言, 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孤獨個體, 唯有愛能使個體相互聯結、相互溫暖。

Advertisiment

“愛”, 對小朋友是一個抽象的字眼, 而我們可以借助這個故事向孩子傳達愛的觀念, 教會孩子們去愛。 愛是可以教的, 當孩子生活在愛的懷抱中時。 培養孩子的愛心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孩子們感受到被愛, 因為愛像個水桶, 只有先將水注滿, 才能傾倒出來。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指出, 如果孩子的父母從感情上關心孩子, 那麼孩子往往容易具有友善、寬容和同情的美德, 相反, 那些感覺被父母輕視和排斥的孩子, 通常具有很強的侵略性。 這個故事中的吉米, 雖然沒有從父母那裡感受到愛, 但在尋找愛的旅程中卻感受到了別人的愛。

愛是可以教的, 當大人的教育方法得當時。 大人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 通過遊戲、討論、示範等多種方式,

Advertisiment
説明孩子界定愛的行為。 例如, 讓孩子瞭解, 愛是關懷、愛是分享、愛是處處為他人著想。 從身邊的一事一物關注起, 讓孩子愛的感官更加敏銳, 讓孩子具備更強的愛的能力。 愛是可以教的, 當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像《我想要愛》的故事時。 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在夜晚柔和的燈光下, 一起閱讀這樣的故事, 一起感受童話的美妙, 一起思考愛的真諦, 我想, 此時親子之間傳遞的柔柔曖意, 一定會和故事中濃濃的愛意匯成一體, 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