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幼兒之間經常會因為爭搶玩具等事情鬧矛盾,
故事中菲菲的情緒變化過程描寫得非常逼真,
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
給幼兒良好的暗示。
應結合日常生活,
引導幼兒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
設法擺脫憤怒的情緒,
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
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
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莫名的怒火上升,
溫度不斷加熱,
熊熊大火彷若要吞蝕掉周遭的一切事物。
小時候總是容易亂發脾氣, 一點小事情總是讓人無法忍耐。 胸口總有個惡魔藏在那裡似的,
Advertisiment
如何適當的處理生氣的情緒, 與不要一直陷入焦灼的不安與氣氛中, 也是我們該正視的。 透過菲菲生氣裡的戲劇化與火紅色的高度的憤怒, 讓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樣不快樂與情緒化, 是每個人都會必須面臨到的。 但是別再害怕,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樣子,
Advertisiment
作者簡介
莫莉·卞, 1943年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州, 曾到日本教授英文, 也擔任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專屬畫家及顧問, 遠赴亞洲及非洲的一些偏遠城市, 還曾為為健康手冊繪過圖。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小時候, 每當我氣極了的時候, 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點, 是座一觸即發的火山。 那種想要爆發、即將爆發、又怕爆發的狀態, 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作者莫莉·卞在回憶自己童年經驗時這麼說。
Advertisiment
這種方法不同於常見的以文字描寫來表達情緒的作品, 或是以大人所積累的經驗與智慧為基礎, 在敘述中進行教誨的童書。 作者以言簡意賅的文字和極具表現力的圖畫, 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緒, 直觀形象地把它呈現了出來。 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體動作表達憤怒, 進而躲進自己的世界, 渲泄悲傷、漸漸緩和、最終恢復平靜。
Advertisiment
簡潔的文字, 字字句句準確地傳達著變化的情緒, 既沒有多餘的字眼去減弱聲音上的韻律, 也沒有不必要的說明去模糊所要表達的意象重心。 有些段落的文字, 在修辭上充滿韻律, 或者乾脆只有一個象聲詞, 以一種凝聚力, 將文字中的詩意與圖畫中的爆發力融合。 而且, 簡潔的文字, 並沒有將內容壓縮得艱深難懂, 反而是以三四歲孩子熟悉的修辭和比喻, 親切、清楚地引導小讀者在理解上迅速反映出共鳴。
圖畫則以具有震憾效果的視覺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