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成長的六個新感悟

態度vs能力

在關係中, 態度比能力重要。

我是從2001年做親子教育的, 那時候我的能力肯定不如現在好, 但是用心做, 是從人家的需要著想, 結果就是現在還是朋友, 彼此都有情分在。 倘若我以“專家”的姿態“告訴”“提醒”“幫助”人家, 大概早就不聯繫了。

親子關係也一樣。 父母不一定就總比孩子強, 孩子想學的父母也不一定會, 這本身並不讓孩子失望, 相反如果父母坦率的承認自己不會、不行, 孩子還會從這個態度中獲得滋養和鼓勵, 親子關係就會因此親密。 倘若父母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是, 又總是標榜自己,

Advertisiment
或者催逼孩子做到父母沒有做到的。 孩子不僅沒有進取的動力, 也會對父母有很大的失望, 從而關係上開始疏離。

關鍵看“誰”說

比如“父母于子無恩”, 如果是子女說, 那就是忤逆不孝, 父母生下自己就是給自己最大的機會, 當然有恩。 如果父母說, 那就特別好, 不以養育之恩自居, 事實上, 孩子是被自己邀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 自己不過是人類繁衍鏈條上的一環, 沒什麼確切的恩情可居。

再比如“感恩父母”, 如果是子女說, 就特別好。 如果是父母說, 味道就是討債, 讓孩子不好反駁, 但內心是不舒服的, 遠離的, 願意盡義務, 但情感不會在義務裡。

無論是誰, 對別人說:

“我這是為你好, 你知道麼”

“我為你付出了好多, 你知道麼”

“我這麼關心你,

Advertisiment
你懂麼”

聽到的人都會覺得自己不感激好像不合適, 但是內心必然衝突。 因為真地對別人好, 是不覺得對別人好的。 比如說行善, 只要你意識到你在行善, 你就肯定不是行善, 而是滿足你自己的某種需要, 這種需要可能是“這樣做了你心裡舒服”“借此把自己歸為好人”“顯擺自己有多好”, 真正的好人會讓別人忘記他, 會自然而然的想“我沒做什麼呀, 人不都是這樣麼”。

所以, “我這是為你好, 你知道麼”“我為你付出了好多, 你知道麼”“我這麼關心你, 你懂麼”, 這些話是要別人講才算數的, 自己講就是討債和強加, 是一種明明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又要別人感恩戴德的無賴。

親子關係中, 父母愛孩子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孩子才愛, 而不是因為愛孩子這個人,

Advertisiment
然後口口聲聲的訴苦、討債, 就是無賴行為了。

真正的愛和對別人好, 是不需要自己強調的, 對方會很敏感的感覺到, 人太能感到別人愛不愛自己了, 從生下來就敏感得要命, 因為那關乎生存。 如果你只是愛對方, 而不是通過“愛”來滿足自己某一個目的, 對方是一下子就能感覺到的。

言行的對應

做到不一定說, 沒做到最好別說。

做到可以說, 但不需要都說。 有的時候做到就說, 會給人顯擺的感覺, 這樣的做往往是做給人看, 要是做給自己就不那麼需要說給別人聽了。 現在這個社會比較拜金, 我們老家是農村, 我有一個叔叔, 剛剛在公路旁邊拆了原來的房子蓋了兩層小樓, 是努著蓋的, 而拆的房子其實很闊很新,

Advertisiment
就是典型的那種“自己有錢還不行, 讓別人覺得我有錢才行”。

沒做到最好別說。

也不是不能說, 象馬雲那樣口出狂言自己還真能實現, 那是真牛, 但這種情況是少見的。 口口聲聲地說一個標準或者結果, 自己實際行動對不上, 反而降低了自己信譽, 讓人家失望, 結果讓自己難做, 這是最普遍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 說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做不到甚至也沒想做, 但是通過標榜、許諾來提升自己的形象或者拉近和別人關係, 這種情況註定以失敗告終, 常常眾叛親離, 連個朋友都沒有。

預設

這個感悟來自於一次去心裡沙龍的經歷。 自己是第一次到那個地方去, 然後那裡的老師先是給我介紹了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我連說, 明白明白。 然後開始做沙盤, 這個過程中, 那位老師又說了很多指導性的話, 我從開始的不耐煩到生氣, 我就說:你剛才說的一切我沒有一點不知道, 你怎麼可以斷定我呢?我覺得你預設我是一個新手, 什麼都不懂, 而且犯了常見的錯誤。

當時在場的還有幾個人, 他們對我這樣對待“權威”很驚訝。 很好的是, 這位老師因此開始傾聽, 這是挺難的, 一般人會覺得在自己的地盤上“威嚴”得到了挑戰。

接下來, 我們就開始了平等的探討“預設”的來源。

其一預設與角色有關。 比如你作為演講者站在臺上, 很容易預設自己權威, 仿佛下面的人都不如你;比如你作為一個場合的主導人, 很容易預設別人不如你。 其實, 角色是暫時的表面的, 弟子未必不如試,聽課的也未必比講課的水準低。

其二,預設常常發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比如我做親子教育,一開始是不敢預設的,因為自己懂得少。慢慢有了一些經驗,見過了一些類型,有了一定的自信,這時候,就很容易預設了,人家剛一開口,就打斷人家,說你別說了,你這種情況我見過,你不用說了,我明白你。

這就好比開車,剛開始人技術不熟練,不敢亂開,開了一兩年,有了一定經驗後,就不那麼小心了。如果再開幾年,因為經見的多,又開始小心,很多老司機就是越開越小心,因為見果的意外太多了,這才是真正的成熟期。

結合到親子關係,也是非常容易產生預設的,父母覺得自己是權威是大人,特別有資格“教”孩子“幫”孩子,自己是過來人,不用聽就“懂”孩子。這就是父母不成熟的表現。

有些情況和教育觀有關係,比如信奉“孩子是一張白紙”,教什麼,傳遞什麼,孩子就呈現什麼。其實這種教育觀只看到了環境影響的作用,而忽視了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性,孩子天然就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有自己的個性傾向,有自己的認知風格,就象他的身體是獨一無二的一樣,他的心靈也是獨一無二的,遠遠不是“一張白紙”。

合理化

因為一個朋友的關係,最近常常想到一個詞“合理化”。所謂“合理化”,就是對一件不好接受的事情,想一個理由或者解釋使之變得可以理解和接受。比如,老婆和我溝通不好,我就想,理解是很難的,溝通不好挺正常的。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和老婆溝通不好而失望和痛苦了。

“合理化”不是一個貶義詞。我發現很多貶義詞和所謂褒義詞都是中性的,比如自我感覺良好,小時候被大人批的時候,這是一個諷刺的詞,可是現在發現這個詞是多麼重要,自我感覺好,就是自愛和自信啊,難道人非得小心翼翼、謙卑到刻意甚至輕佻麼?

合理化的好處是適應、放下、自保,不好就是不作為,背後大多時候是適應性的改變。前兩天和朋友談到適應性改變和成長性改變,最後達成共識,適應性改變常常是成長性改變的基礎,在特定的階段適應性改變是必要的,沒有人能完全杜絕適應性改變。但適應性改變也常讓人為了安全而不去覺察和嘗試,形成慣性,從而又妨礙了成長。

合理化是人自我保護的常見方法,是一種強大的本能,任何一種成功的適應背後都有合理化,合理化防止我們受傷、痛,讓我們能夠順利的生存下來,是一個應該深深感謝的資源。我大概就是合理化的能力弱,才有那麼多的痛和放不下。但是合理化能力弱的好處就是促使我行動,尋找和追求。

學習和成長

成長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從教育上來講,有的人信奉蒙台索利,有的人推崇華德福,有的人喜歡夏山學校,而我最近則迷戀薩提亞。

走哪條路都可以,關鍵在於怎麼走。歸根結底要處理到一個人和自己關係,自己和現實的關係。

走哪條路都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什麼都不信自己整合探索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關鍵在於你做得怎麼樣,是否能真誠的、敞開的面對自己和現實。如果是選擇性的看、聽和知道,那無論信奉什麼都幫不到這個人太多。

學習是好的,成長是好的。但是學習也可能“未受其益,先受其損”,成長也可能“貌似成長實則原地打轉”。我覺得看一個人是否成長了,可以注意他是否更加真實,是否對人對自己對事情富有感情。

ps: 人都是自己怎麼對別人,就希望別人怎麼對自己的,但這往往是不能實現的,因為別人和自己是不同的,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客觀上就不同。 文/孟遷

弟子未必不如試,聽課的也未必比講課的水準低。

其二,預設常常發生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比如我做親子教育,一開始是不敢預設的,因為自己懂得少。慢慢有了一些經驗,見過了一些類型,有了一定的自信,這時候,就很容易預設了,人家剛一開口,就打斷人家,說你別說了,你這種情況我見過,你不用說了,我明白你。

這就好比開車,剛開始人技術不熟練,不敢亂開,開了一兩年,有了一定經驗後,就不那麼小心了。如果再開幾年,因為經見的多,又開始小心,很多老司機就是越開越小心,因為見果的意外太多了,這才是真正的成熟期。

結合到親子關係,也是非常容易產生預設的,父母覺得自己是權威是大人,特別有資格“教”孩子“幫”孩子,自己是過來人,不用聽就“懂”孩子。這就是父母不成熟的表現。

有些情況和教育觀有關係,比如信奉“孩子是一張白紙”,教什麼,傳遞什麼,孩子就呈現什麼。其實這種教育觀只看到了環境影響的作用,而忽視了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性,孩子天然就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有自己的個性傾向,有自己的認知風格,就象他的身體是獨一無二的一樣,他的心靈也是獨一無二的,遠遠不是“一張白紙”。

合理化

因為一個朋友的關係,最近常常想到一個詞“合理化”。所謂“合理化”,就是對一件不好接受的事情,想一個理由或者解釋使之變得可以理解和接受。比如,老婆和我溝通不好,我就想,理解是很難的,溝通不好挺正常的。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和老婆溝通不好而失望和痛苦了。

“合理化”不是一個貶義詞。我發現很多貶義詞和所謂褒義詞都是中性的,比如自我感覺良好,小時候被大人批的時候,這是一個諷刺的詞,可是現在發現這個詞是多麼重要,自我感覺好,就是自愛和自信啊,難道人非得小心翼翼、謙卑到刻意甚至輕佻麼?

合理化的好處是適應、放下、自保,不好就是不作為,背後大多時候是適應性的改變。前兩天和朋友談到適應性改變和成長性改變,最後達成共識,適應性改變常常是成長性改變的基礎,在特定的階段適應性改變是必要的,沒有人能完全杜絕適應性改變。但適應性改變也常讓人為了安全而不去覺察和嘗試,形成慣性,從而又妨礙了成長。

合理化是人自我保護的常見方法,是一種強大的本能,任何一種成功的適應背後都有合理化,合理化防止我們受傷、痛,讓我們能夠順利的生存下來,是一個應該深深感謝的資源。我大概就是合理化的能力弱,才有那麼多的痛和放不下。但是合理化能力弱的好處就是促使我行動,尋找和追求。

學習和成長

成長的路徑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從教育上來講,有的人信奉蒙台索利,有的人推崇華德福,有的人喜歡夏山學校,而我最近則迷戀薩提亞。

走哪條路都可以,關鍵在於怎麼走。歸根結底要處理到一個人和自己關係,自己和現實的關係。

走哪條路都沒什麼值得炫耀的,什麼都不信自己整合探索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關鍵在於你做得怎麼樣,是否能真誠的、敞開的面對自己和現實。如果是選擇性的看、聽和知道,那無論信奉什麼都幫不到這個人太多。

學習是好的,成長是好的。但是學習也可能“未受其益,先受其損”,成長也可能“貌似成長實則原地打轉”。我覺得看一個人是否成長了,可以注意他是否更加真實,是否對人對自己對事情富有感情。

ps: 人都是自己怎麼對別人,就希望別人怎麼對自己的,但這往往是不能實現的,因為別人和自己是不同的,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客觀上就不同。 文/孟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