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新生兒黃疸的7大疑問

貝瓦百科-健康生活:關於新生兒黃疸的7大疑問, 你有不瞭解的嗎?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呢?想要瞭解更多新生兒黃疸治療的相關內容, 一起來看貝瓦小編怎麼說吧。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時常見的生理現象, 有人說餵食葡萄糖水可以改善黃疸症狀, 還有人說黃疸症狀嚴重, 就必須停喂母乳……這些說法到底有無根據?讓我們聽聽醫師怎麼說。

大部分新生兒都會有黃疸症狀

新生兒黃疸是寶寶身體裡紅血球代謝過程中由於膽紅素製造過多、排出減少而導致的, 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 大部分的新生兒都會有此症狀。

Advertisiment
從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 5~7天最重, 10~14天消退, 早產兒可延長至3~4周, 這類型的新生兒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了黃疸, 或者出生後3~5天才出現, 同時持續時間過長(足月兒>2周, 早產兒>4周), 應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

頻出狀況的膽紅素

NG狀況1

製造過多 症狀發生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血紅蛋白病等, 或是非溶血性黃疸、紅細胞增多症以及糖尿病母親所生的巨大嬰兒等。

NG狀況2

排出減少 初期哺喂母乳不順利、寶寶攝取水分不足, 或是遺傳性膽紅素排出障礙、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等。

NG狀況3

合併上述兩種狀況, 包括早產、敗血病等因素。

Q1新生兒為什麼比較容易有黃疸症狀?

Advertisiment

A新生兒體內有較高的紅細胞數目, 而且紅細胞的壽命較成人短。 造成黃疸的原因是當紅細胞老化破壞時, 血紅素經代謝後產生膽紅素, 膽紅素由血液運送到肝臟, 而新生兒肝臟的功能尚未成熟, 因此吸收膽紅素的能力較差, 經代謝後, 由膽管排出膽紅素於腸胃道間, 通常糞便會呈現黃色。 但由於新生兒的腸內菌較少, 加上腸道的蠕動比較差、吸收能力也不好, 因而會增加肝腸迴圈, 還來不及排出的廢物又被身體吸收, 所以造成黃疸症狀。

黃疸症狀會隨著時間而改善, 由於新生兒體內器官功能的生長會逐漸成熟完整, 所以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會在出生後兩周內改善。 由於膽紅素對身體的組織具有毒性,

Advertisiment
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更大, 因此嚴密監控黃疸指數很有必要, 一旦遇上病理性黃疸的症狀, 則須進行積極治療, 嚴重者則需要換血治療。

Tips令人又愛又恨的膽黃素

過去的研究認為, 新生兒黃疸嚴重者可能造成寶寶中樞神經的傷害。 但時至今日, 有些醫學研究指出, 膽黃素其實是絕佳的抗氧化劑, 能幫助新生兒面對離開母體後大量氧化的情況, 並有助於新生兒適應新環境。

Q2有黃疸症狀, 在家自己照日光燈或是曬一曬太陽就可以了嗎?

A一般來說, 藍光治療是幫助緩解黃疸症狀的治療行為之一, 有些家長以為讓寶寶在家照日光燈或是曬曬太陽就可以。 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力很強, 會對寶寶的肌膚產生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如果確診寶寶患有病理性黃疸, 醫生會採用光照療法, 選擇光源中最適合降黃疸的波長及燈光(波長425~475nm的藍光和波長510~530nm的綠光), 主要設備有光療箱、光療燈和光療毯等。 光照時, 除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外, 其餘均裸☆禁☆露, 持續照射時間以不超過3天為宜。

光照療法的副作用有發熱、腹瀉和皮疹, 但多不嚴重, 可繼續治療。 藍光可分解體內的核黃素, 故光療時應遵從醫囑給寶寶補充核黃素。 此外, 光療時還要適當給寶寶補充水分和鈣。

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