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育兒的6個認識誤區

孩子是父母們的掌上明珠, 因此父母們都會竭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 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快樂地成長。 由於每個家庭的環境、家長個人的認識不盡相同, 對育兒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有些家長由於錯誤的認識導致對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 從而使得孩子沒有受到正確的教育出現性格偏差。 下面來總結一些育兒方面的認識誤區

1. 嬰兒不會說話, 沒有必要和嬰兒說話。

很多母親認為, 嬰兒還不懂語言, 不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認定和嬰兒說話他也聽不懂, 就認為沒有必要和嬰兒說話,

Advertisiment
其實這是錯誤的。 嬰兒雖然不會說話, 但是母親及身邊人的話語卻會不斷灌輸進嬰兒的頭腦中, 這些話語對嬰兒的腦細胞會產生驚人的影響, 尤其在嬰兒出生6個月之內是嬰兒腦細胞爆發性成長的時期, 如果在這個時期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 則嬰兒的腦部就會形成優秀的語言回路, 從而使得嬰兒的腦細胞變得發達。

2. 牛奶或奶粉能提供完全營養。

現代很多女性怕母乳餵養嬰兒會導致身材變形而改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嬰兒,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儘管很多奶粉廣告上標榜著內含母乳相同的成分, 但始終不如母乳好。 實際上用奶粉育兒易造成孩子腦障礙。 就蛋白質而言, 母乳的蛋白質中含60%的乳清蛋白,

Advertisiment
這種物質對嬰兒的成長非常重要, 而牛奶則是以酪蛋白為主的, 比母乳濃3倍, 另外在鈣質方面, 牛奶所含的鈣質會使嬰兒的鈣質或磷的代謝過程變亂, 同時使得牙齒和骨頭脆弱。 相較於母乳餵養, 牛奶餵養的嬰兒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體弱多病、容易過敏等現象。

3. 嬰兒會哭鬧是正常的, 只要不去理他、抱他一會就好了。

對孩子的哭鬧的正確做法是立即抱住他, 因為嬰兒只能通過哭泣來傳達自己的需求, 嬰兒會哭自然是因為自己有所求了, 千萬不能因為要培養所謂的獨立性對其不理不睬, 這樣的情況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形成自閉傾向。

4. 自己的孩子很乖很好帶是件開心的事。

有些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很好帶,

Advertisiment
為此覺得很高興, 不用自己費心太多。 其實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你的孩子需要母親的照顧少, 同時也導致受到外界的刺激少, 容易造成發育遲緩。 因此媽媽們要多和這些乖孩子多多相處, 多互動, 讓孩子得到正常的刺激, 促進發育。

5. 天氣冷了給孩子穿的暖暖的。

天氣寒冷多穿衣服禦寒很正常, 但是不要讓嬰兒穿太厚、穿太多, 因為讓嬰兒在稍微寒冷的環境中對嬰兒的體質有好處, 如果讓孩子一直處在門窗緊閉的溫暖環境中成長反而會讓孩子容易感冒。

6. 外面危險因素太多, 還是呆在家裡比較安全。

現代都市中, 多數家庭和鄰居沒有來往, 同時由於家庭制度的變化, 多數家庭都是小家庭, 當丈夫上班之後剩下妻子帶著孩子在家中,

Advertisiment
很多母親覺得外面不安全, 因此只把孩子關在家中養著, 這樣一來孩子就容易變成“沉默兒”不懂得和人交際缺少社會意識, 因此孩子要經常帶出去走走, 和附近的鄰居多交流, 讓孩子多結交同齡人, 這樣才能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99健康提醒:養育孩子並不是讓他吃飽穿暖那麼簡單, 還要注意到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育兒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孩子以出生相當於一張白紙, 以後會成長成什麼樣的人端看父母的教育方式, 為了讓孩子成長為健全人格的人就需要注意千萬不能犯以上的錯誤。

(來源:99健康網 本文為99健康網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違者必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