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胎兒大小的幾個疑問

臍帶粗細決了定胎兒大小?

臍帶是一種膠樣的結締組織, 醫學上叫“華通氏膠”, 它本身沒有血管, 但內有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通過。 臍帶的長度, 在足月妊娠時50釐米左右, 與胎兒足月身長相似。 婦產專家指出, 由於臍帶的一端連於胎兒腹壁臍輪處, 另一端附著於胎盤, 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 所以母親的營養胎兒能吸收多少, 關鍵在於連接兩者的臍帶粗細!而孕婦只有的飲食搭配合理, 營養物質容易在母體吸收, 胎兒也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 有些女性害怕生產後身材變形,

Advertisiment
盲目崇拜“肥胎不肥人”的孕期套餐是很難保持身材的。

胎兒臍帶連接著媽媽的子宮

臍帶是不是越粗越好?

既然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相互聯繫的唯一通道, 許多媽媽會認為臍帶一定是越粗越好了,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吸收。 真是如此嗎?專家指出, 這是錯誤的認識, 臍帶也有其正常發育的參考數值, 比如正常發育的臍帶直徑約1。 5-2釐米, 過粗或過細的臍帶都屬於臍帶異常, 對寶寶的發育有著可大可小的影響。 專家同時還強調, 臍帶的粗細是很難在產前通過B超顯示出來的, 因此不要盲目聽信臍帶粗細, 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醫生來進行判斷。

關於胎兒大小的幾個疑問:

胎兒是否發育正常, 通常情況下是靠超聲波觀察分析得出的。

Advertisiment
有時候, 醫生會在超聲波檢查後, 在診斷書上寫下胎兒偏大或偏小的結論, 這些情況用不用在意?

胎兒的大小是怎樣測定的?

一般情況下, 是通過對超聲波檢測出來的資料進行測算, 然後估算出胎兒的大小。

琴琴媽媽問:醫生說胎兒腿短。 連這都能知道?腿短是怎麼回事?

專家解釋:

妊娠20周左右的時候, 通過測量大腿的長度(FL)來測定孩子的發育狀況。 醫生這樣說指的是這個數值比標準的要小。 但是有的時候測量是有誤差的, 所以僅僅是一次的數值不需要太在意。

網友豆子問:通過超聲波檢查後得出的預產期是怎樣算出來的?胎兒大小的單位什麼時候由“釐米”變為“克”的?

專家解釋:

妊娠7~8個月左右, 測定胎兒坐著時候的高度(CRL),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胎兒的發育個人差異很小, 所以可以通過測定這個數值來判斷預產期。 以這次為基準, 今後還會進行其他測定。

胎兒的大小在14~15周之前用“釐米”表示, 之後用“克”表示。

網友刀馬旦問:醫生說胎兒頭偏大身子偏小。 他是怎麼知道的?

專家解釋:

判斷胎兒頭的大小是通過超聲波測量出雙頂徑(BPD, 也就是頭左右兩側之間最長的一段距離), 然後根據雙頂徑的數值測算出來的。 妊娠20周以後, 胎兒身體的大小是通過測定腹部前後長度(APTD)和肚子橫幅(TTD)來判斷的。 這種測定是存在誤差的, 所以不需要過分擔心。

網友依依問:胎兒的性別對個頭大小有沒有影響?

專家解釋:

男孩有稍微偏大的傾向。 統計表明, 在妊娠40周時,

Advertisiment
男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70克, 女孩的平均體重約為3110克, 相差了60克。 當然這個資料只能作為參考。

網友小王子問:胎兒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專家解釋:

首先是均衡的營養, 其次有遺傳因素, 另外就是胎兒還會有個體差異。

網友貓貓問:推測體重的誤差有多大?不同的測量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嗎?

專家解釋:

一般情況下, 是通過測定雙頂徑(BPD)和大腿的長度(FL)後計算得出的。 但是隨著胎兒的長大, 他受到子宮壁的擠壓面積增多, 朝向、角度和位置等的關係也會相應發生變化, 導致誤差出現。 基本上誤差是在10%左右, 有時甚至還會出現20%的誤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