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羅森塔爾效應”

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關注“羅森塔爾效應”

曾經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年輕的媽媽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用手點著自己孩子的頭說:“你這個笨孩子, 今天在幼稚園裡就學了這麼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 你都學不會, 你說你還能學什麼?”而一旁的兒子一邊大哭, 一邊想掙脫媽媽正在用力點著他的頭的手。 這引來了許多人的駐足觀看, 而這位母親卻還在喋喋不休的訓斥著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些,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位家長究竟對學前期孩子的心理瞭解多少?對我們的學前教育瞭解又有多少?難道孩子的聰明與否真的就取決於孩子是否學會了那幾個英語單詞?還是學會背多少的古詩,
Advertisiment
多少的算術題?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們的學前教育就真的走進了誤區:單純以孩子獲得各種知識的多少來評價孩子的聰明與否;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 都有自己的優勢智慧, 應該“多元”的評價孩子, 樹立正確的評價觀。
同時, 從這位母親身上我也發現了許多家長的弊病:老是抱怨自己孩子笨, 學習不好, 這不行, 那也不行, 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您在對孩子進行橫向的時候, 卻忽視了對孩子進行縱向比較, 忽視孩子的優勢智慧, 忘記了賞識自己的孩子。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實驗——“羅森塔爾實驗”。 這個實驗說得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實驗時把一些“聰明”的老鼠交給一位試驗員訓練,
Advertisiment
而把一些“不聰明”的老鼠交給另一位試驗員訓練。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他把這些老鼠都放進迷宮裡進行測驗。 結果發現:那些“聰明”的老鼠比起“不聰明”的老鼠要靈巧的多。 其實羅森塔爾並沒有事先考察過那些老鼠, “聰明”與“不聰明”只是對訓練員說說而已。 但是訓練員根據他的評價卻產生了不同的觀念, 在訓練時也就有了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結果訓練的效果就產生了不同。 羅森塔爾馬上將這種實驗擴大到學校。 他交給老師一份名單, 說這些學生很有發展潛力。 8個月後, 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果然優於別的學生。 實際上, 這些學生只是從學生名單上隨意點出來的。
Advertisiment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家長或教育者對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賞識時, 孩子受到激勵和賞識後, 就可能會有更大的進步, 取得好成績。 反之, 主觀上認定自己孩子的創造性、積極主動性和智力水準難以造就時, 並從客觀環境如語言、行為等加以批評或暗示孩子的“不行”時, 孩子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抑制, 縱然是孩子有很多的聰明才智, 也會很難發揮出來。 從而束縛甚至影響了孩子一生的發展。
因此, 要想孩子更聰明, 有更多的發展, 就請記住“羅森塔爾效應”吧, 同時幼稚園以及有關教育部門要定期舉辦家

長培訓班, 讓更多的家長瞭解更多的幼稚教育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

Advertisiment
瞭解幼兒期孩子的心理發展狀況和幼兒心理方面的知識, 更好的做好“家園合作”工作。 從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我們要更多的從積極的方面鼓勵孩子、賞識孩子, 並對孩子每一步取得的進步予以充分的肯定, 多對孩子說幾句“你是最棒的”等等。 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加健康、快樂、聰明的成長!
(2004年11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