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低齡兒童入學焦慮症 家長不能缺位

幼稚園報名季即將到來, 給孩子報上一所幼稚園成了家長們最為著急的事情。 然而, 被幼稚園錄取上就萬事大吉了嗎?

低齡上幼稚園 所有問題都拜託給老師?

剛剛入園半個月, 王女士剛滿兩歲的女兒嘉嘉的表現卻讓人頭疼。 王女士無奈地說, 第一周的半日過渡期還好,可是上整日園之後, 孩子幾乎就沒在幼稚園好好睡過午覺, 還老是忘了告訴老師要上廁所。 現在只要孩子回到家, 王女士就儘量抽出時間訓練孩子自己表達意願, 還有意識地不去哄她睡覺。

新學期, 李女士也把不到兩歲的孩子送到家附近的一家民辦幼稚園。

Advertisiment
李女士認為, 孩子不到三歲去幼稚園, 在生活能力上肯定是要差一些, 吃飯、喝水、上廁所這幾件事, 有時家裡人嫌收拾麻煩, 也都包辦了, 沒給孩子太多鍛煉的機會。 把孩子送到幼稚園, 除了照看孩子家裡確實有困難, 在潛意識裡也有偷懶的因素, 希望老師能把孩子訓練出來, 吃喝拉撒睡能逐漸自理。

托兒班老師:孩子的入園焦慮不能忽略

和平保育院的石維老師說, 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都會表現出分離焦慮, 只是表現的程度和具體情況不同。 有的孩子可能表現得愛哭鬧、情緒不佳、愛生病, 更加依戀家人, 有的孩子則表現為拒絕吃飯、睡覺, 還有的孩子變得貪吃, 暴飲暴食。 雖然過一周至一個月,

Advertisiment
這些情況都能緩解和改善, 但還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引導孩子, 甚至可以在孩子入園前就能有意識訓練孩子一些生活能力, 更有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石老師表示, 如果孩子把對家人的依戀轉移到對老師的依戀上, 就是已經適應幼稚園的生活了。 要想減輕孩子的焦慮, 入園前家長盡可能對孩子進行一些生活需求上的訓練。 比如, 練習用帶把的水杯喝水, 學會適當憋尿, 可以用勺吃飯等。 家長也要及時跟老師溝通孩子的實際情況, 而不是籠統地拜託老師照顧, 方便老師注意對剛入園的孩子適當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

幼稚園園長:調整適應期 家長不能缺位

南開區躍升裡幼稚園園長張慧玲表示,

Advertisiment
如果沒有確實的困難, 不建議過早地把低齡孩子送到幼稚園。 幼兒階段是孩子生理、心理飛速發展期, 年齡越小的孩子其發展速度越快, 但正因為發展速度快, 狀態穩定性也差, 所以低齡入園的孩子更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 調整好孩子在幼稚園的生理、心理狀態。

有的家長會產生這樣的誤解, 認為很早帶孩子上早教班, 孩子就一定很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但在早教班裡, 孩子有家長陪同, 一旦離開家長, 孩子是不是還能高興地上幼稚園?如果時間允許, 還是要做好生活能力的準備, 首先是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生理需要, 比如上廁所、吃飯、喝水等。 孩子到底要不要早點上幼稚園要因人而異, 既要考慮家庭因素,

Advertisiment
更要顧及孩子的實際情況, 不拿別人家孩子作參照, 覺得別人能行自己的孩子也行, 而是多從孩子的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入園時機。

(原標題:低齡入園 孩子的這些焦慮不能小視(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