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健康:2008年十大醫學突破

美國《時代》週刊於近日評出了2008年十大醫學突破, 幹細胞療法和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等都榜上有名。

1.利用ALS患者的幹細胞生產出運動神經細胞

Advertisiment

今年7月, 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公佈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 即通過不需胚胎的新方法, 從兩個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老年婦女身上提取出幹細胞, 生產出了第一個運動神經細胞。 此技術由日本京都大學科學家山中伸彌于2006年發明。 通過使用在ALS患者身上生產出的運動神經細胞, 科學家可在培養皿中觀察細胞的發育、衰退和死亡, 以研究該疾病的進展情況。

2.炎症是心臟病發作的“觸發器”

今年11月份,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鮑爾?瑞德科確認了心臟病中一個獨立且功能強大的風險因素, 那就是炎症。 瑞德科的研究表明, 膽固醇和脂肪斑仍是心臟病的主要“指針”, 但炎症可能同樣重要,

Advertisiment
起著關鍵的“觸發器”的作用。 它可增加脂肪斑的不穩定性, 使其更有可能破裂、阻塞血管, 最後導致心臟病發作。

3.無疤痕手術

“自然腔道”手術正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臨床治療之中。 “自然腔道”手術是一種新技術, 醫生可通過進入口腔、陰☆禁☆道和結腸等人體具有的“自然腔道”直接完成手術, 無需在皮膚上進行切口。 今年3月, 美國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的科研小組通過陰☆禁☆道成功為一名婦女進行了闌尾切除術。 該技術對一些胃旁路患者也大有裨益。 “自然腔道”手術並非完全不作切口, 而是通過微小的切口穿過人體內部組織, 如此可降低病患的疼痛感和感染風險, 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4.基因組圖譜繪製走近大眾

Advertisiment

現在, 只需399美元和一些唾液, 就能繪製出個人基因組的完整圖譜, 並揭露其中隱藏的奧秘。 有公司已開始了此項技術的成果轉化, 該技術允許科學家從唾液提取DNA, 對其複製並在90%的已知遺傳變異中進行查找。 這些變異則代表了從乳糖不耐受症到前列腺癌等不同的特徵或情況。 科學家有望通過這些遺傳信息, 預知人類可患疾病, 以便及時進行預防治療。

5.引發早老年癡呆症的新基因被發現

科學家于近期發現了4種可引發早老年癡呆症的新基因, 有望在臨床解剖之前, 對此種病症進行診斷。 研究人員認為, 這些基因或許與神經元的死亡相關。 隨著疾病的不斷惡化, 脂質斑塊和蛋白質纖維纏結將漸漸堆積在大腦中,

Advertisiment
不斷對神經元進行破壞, 並最終導致其死亡。 新發現的基因或可為科學家瞭解神經元如何保持活性提供幫助, 並為未來的早老年癡呆症治療奠定基礎。

推薦閱讀:孕婦光天化日被強行墮胎 雷人!芙蓉姐變芙蓉媽 孕裝走秀

Advertisiment

6.五合一兒童複方疫苗上市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了首個五合一兒童複方疫苗潘塔塞爾(Pentacel)的上市, 該疫苗可用于嬰幼兒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嗜血性流感桿菌感染。 潘塔塞爾已在5000多名嬰兒身上得以應用, 接種的孩童僅出現包括發燒、注射處紅腫等輕微副作用。 該疫苗採用4劑給藥方案:在2個月至6個月間接受3次注射,隨後在15個月至18個月間接受再次注射。

7.基因掃描探測乳腺癌

基因掃描已迅速成為了一種診斷和治療癌症的有效工具。利用該技術檢測乳腺癌,可查明患者的哪些基因能最有效地對癌症治療藥物赫賽汀(Herceptin)做出反應。赫賽汀適用於治療可釋放大量HER2的轉移性乳腺癌,通過聚光燈的檢測,可確定一個乳腺腫瘤樣本中含有多少HER2基因,這種基因越多,腫瘤越能有效地對赫賽汀的治療做出反應。此外,利用一種名為OncotypeDx的基因測試方法,還可確定乳腺癌復發的風險,並通過化療藥劑最有效地殺死一種特殊的腫瘤。

8.血液測試可確診唐氏綜合征

在嬰兒出生前確診唐氏綜合征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羊膜穿刺術,但此種方式具有極高的風險,可導致孕婦的流產率達到1/200。而新型基因測試方法可通過提取准媽媽的血液樣本來確診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由於少量的嬰兒DNA可進入母體的血液中,這種測試方法可檢測出母體血液中第21對染色體出現的三體現象,從而確診嬰兒是否患有相關疾病。

9.治療化療副作用的藥用貼片問世

今年9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全球第一種經皮吸收的5-HT-3受體阻斷劑Sancuso(Granisetron,格拉司瓊),用於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這種藥用貼片借鑒了暈船貼的理念,可附著在皮膚表面連續釋放一定量的止吐藥物格拉司瓊,從而減輕患者的噁心、嘔吐等症狀。一經敷用,可連續 5天抑制反胃和嘔吐現象。

10.成人幹細胞培育器官移植首獲成功

今年6月,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3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首次利用由部分成人幹細胞培育而成的氣管為一名30歲的西班牙女患者實施了器官移植手術。手術中未使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術後4個月病人身體也未出現任何排斥現象。這次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幹細胞技術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有望徹底改變傳統的外科手術方式。目前這種移植方式仍處於試驗階段,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大規模投入使用。

推薦閱讀:孕婦光天化日被強行墮胎 雷人!芙蓉姐變芙蓉媽 孕裝走秀

該疫苗採用4劑給藥方案:在2個月至6個月間接受3次注射,隨後在15個月至18個月間接受再次注射。

7.基因掃描探測乳腺癌

基因掃描已迅速成為了一種診斷和治療癌症的有效工具。利用該技術檢測乳腺癌,可查明患者的哪些基因能最有效地對癌症治療藥物赫賽汀(Herceptin)做出反應。赫賽汀適用於治療可釋放大量HER2的轉移性乳腺癌,通過聚光燈的檢測,可確定一個乳腺腫瘤樣本中含有多少HER2基因,這種基因越多,腫瘤越能有效地對赫賽汀的治療做出反應。此外,利用一種名為OncotypeDx的基因測試方法,還可確定乳腺癌復發的風險,並通過化療藥劑最有效地殺死一種特殊的腫瘤。

8.血液測試可確診唐氏綜合征

在嬰兒出生前確診唐氏綜合征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羊膜穿刺術,但此種方式具有極高的風險,可導致孕婦的流產率達到1/200。而新型基因測試方法可通過提取准媽媽的血液樣本來確診嬰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由於少量的嬰兒DNA可進入母體的血液中,這種測試方法可檢測出母體血液中第21對染色體出現的三體現象,從而確診嬰兒是否患有相關疾病。

9.治療化療副作用的藥用貼片問世

今年9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全球第一種經皮吸收的5-HT-3受體阻斷劑Sancuso(Granisetron,格拉司瓊),用於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這種藥用貼片借鑒了暈船貼的理念,可附著在皮膚表面連續釋放一定量的止吐藥物格拉司瓊,從而減輕患者的噁心、嘔吐等症狀。一經敷用,可連續 5天抑制反胃和嘔吐現象。

10.成人幹細胞培育器官移植首獲成功

今年6月,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3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首次利用由部分成人幹細胞培育而成的氣管為一名30歲的西班牙女患者實施了器官移植手術。手術中未使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術後4個月病人身體也未出現任何排斥現象。這次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幹細胞技術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有望徹底改變傳統的外科手術方式。目前這種移植方式仍處於試驗階段,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大規模投入使用。

推薦閱讀:孕婦光天化日被強行墮胎 雷人!芙蓉姐變芙蓉媽 孕裝走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