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優秀孩子的“內在誓言”

在生活中, 有很多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的學生, 當我們去觀察、瞭解就會發現, 孩子的優秀背後有著不同的動機。

玉玉是我們班裡最優秀的小姑娘:聽講認真, 表達清晰, 綜合成績是最高的。 小姑娘自主能力還相當強, 父母沒有固定工作, 所以上班時間很不規律, 常常一出去工作就是一整天, 從一年級開始她就吃小飯桌, 到了二年級下學期, 開始自己坐公車上下學。 一到晚上, 孩子經常獨自在家, 做完作業, 到點睡覺。 不僅如此, 玉玉還是班長, 相對于同齡孩子來說, 很懂事, 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

但這個看似活潑大度的小姑娘,

Advertisiment
卻因一次男生開的玩笑而“怒髮衝冠”。 老師一到班裡, 她便向老師聲淚俱下地控訴男生小偉的不是:“整天叫我小玉米小玉米, 我煩死啦!幹嘛叫我小玉米啊?!”班裡的孩子們一陣善意的哄笑, 小偉又委屈又尷尬地說:“我沒有惡意啊, 再說了, 也並不是整天這樣喊你啊。 ”

看到玉玉對這綽號如此敏感, 我便開始觀察她和小偉的關係。 小偉是副班長, 在班裡表現也很突出, 如果說玉玉是女孩中最棒的, 那麼小偉算是男孩中出類拔萃的。 其他同學反映, 玉玉曾說, 對小偉“忍”了許久。

難道是嫉妒?不應該啊, 如此優秀的玉玉怎還會嫉妒小偉呢?

通過與玉玉的交談, 她逐漸打開了心門:“我其實特別羡慕小偉——他媽媽是老師,

Advertisiment
每天都由媽媽帶著來上學, 放學也會有爸爸輔導功課……”

“你卻要每天趕公車, 自己一個人在家寫作業, 你覺得很孤單, 是嗎?”

“嗯。 ”玉玉的淚珠忍不住流下來, 使勁兒地點點頭。

“別人都說你自理能力很強, 而你更希望爸爸媽媽接送你上學放學, 是嗎?”

“是的, ”小姑娘哭了起來, “我特別不喜歡班裡那些家庭條件好, 有爸爸媽媽陪卻不好好聽講的同學……”

“你會不會有‘別看我家庭條件不如你們, 但我學習一定要比你們強’的想法?”我問。

“嗯, 是的, 我就是這樣想的。 ”玉玉一邊流著淚一邊說。

原來, 玉玉在學校裡的要強, 不僅僅是源於對知識的渴求和榮譽感, 還有一部分是對父母關注缺失的自我補償。 一個10歲的小學生, 再懂事再成熟, 也終究是個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的陪伴對她來說是很重要、很正常的心理需求。 當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 孩子勢必會選擇一種途徑來進行內心空洞的補償, 有的孩子會選擇一再犯錯, 引起家長關注;而玉玉選擇了努力學習、處處爭先來強大自我。 這種表面強大的背後, 其實是以缺憾為基礎的, 內心比較自卑, 這也是為什麼同學稍微一開玩笑, 便會有“被侮辱被傷害”感覺的原因。

瞭解了這些, 我讓孩子講述父母在忙碌中抽時間陪她的場景, 並引導孩子把這份渴望畫出來, 同時, 我鼓勵玉玉用聊天或書信的方式, 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對父母表達出來。

另一方面, 我告訴孩子的父母,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陪陪孩子, 哪怕利用碎片時間,

Advertisiment
也要和孩子多多交流, 從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

孩子要強與優秀的背後動機, 會轉化為一種語言、一個聲音存在于孩子的頭腦中, 時時警醒他自己。 這種聲音, 我們稱之為“內在誓言”。 不僅僅是孩子, 每個人其實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孩童時代建立起來的“內在誓言”, 有的是積極的, 可以促進人的成長, 有的卻是消極的, 會妨礙我們的發展。 所以, 當我們能夠細心觀察並及時關注到, 就能幫助孩子調整“內在誓言”, 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