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
―英語中的child一詞源自英、德祖先的語言 ~ 嬰兒的醫學術語為“乳兒”―
我們經常使用的“子”這個字是從代表嬰兒的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
那麼,
所謂“子”和“孩子”是指什麼意思呢?翻開日語字典,
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子”和“孩子”有很多不同的注釋,
諸如從父母(即上一代)那兒獲得生命的人、自己的子女、幼小者或者是輩分低的人。
而在漢語字典中,
除了上述注釋外,
還有一些其他的解釋,
比如說是對男子、特別是物件孔子那樣在學術·思想領域獨樹一幟的男子的尊稱、從事包括編輯在內的某種特定工作的人、附加在婦女姓名後的詞語以及動物的卵等等。
Advertisiment
眾所周知, 英語中意為孩子的詞語是Child(Children), 這個詞據說源於日爾曼語中的“根”和哥特語中的“子宮”。 總之是從英國人和德國人的祖先曾經使用過的語言演變而來的。
日語中嬰兒一詞從字面上看意為“紅彤彤的孩子”, 那是因為新生兒的皮膚呈淺紅色。 而嬰兒在英語中之所以叫baby, 則是因為嬰兒在呀呀學語的階段總是發出聽起來象be-be ba-ba的聲音。 醫學術語稱靠吸吮母乳為生的嬰兒為“乳兒”, 譯成英語則是infant, 意為不會說話的人。
可見, 同樣是對“孩子”這一概念的理解, 日本人更注重感覺, 而在歐洲各國, 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成了構成此概念的決定性因素。
Advertisiment
我們日本民族的兒童觀和歐洲截然不同。 自古以來, 涉及兒童的法律條文和詩歌諺語就屢見不鮮。 西元701年頒佈的大寶令規定了6歲以上才能獲得土地分配, 古詩集《萬葉集》收錄的山上憶良的詩中也有吟誦孩子寶貴勝於珍寶的詩句。 另外, 類似“七歲以前如神仙”的諺語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日本的兒童觀。 可以說, 日本人總是用一種溫柔的眼光關注著孩子們, 認為孩子需要精心撫育和培養。
但是, 在明治以後的現代化進程中, 日本為了趕超歐美先進國家積極引進了很多歐美社會和文化模式, 傳統的兒童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現在孩子們面臨的種種問題與此不無關係。
Advertisiment
與日本的情況相反, 歐洲基督教文化中描繪的孩子們卻不是生活在一個安定祥和的環境中的。 中世紀以前的歐洲, 兒童的存在得不到社會的廣泛認同, 即使是對那些英雄人物, 也未留下任何有關其孩提時代的記載。 很多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孩子不幸夭折後甚至連墓地都沒有。 孩子們渡過嬰兒時期後, 就被迫承擔起原本應該是成人承擔的重任。 他們必須學會成年人的工作, 根據不同的身份和家庭出身, 有的還要拜師學藝, 顯然, 孩子們已經成為承擔家庭和社會重任的一分子。 對當時的孩子們來說, 玩耍甚至被認為是一種罪孽。
伽利略、牛頓的出現使自然科學體系日臻完善, 技術和產業相結合、人權思想的健全給十七世紀以後的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Advertisiment
進行保護、加以教育的理念。 可以斷言, 現代學校制度的形成和發展與歐美社會兒童觀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無可否認的是, 我們現在所持有的兒童觀深受歐美思維方式的影響。 而在古代, 我們之所以認為孩子寶貴勝於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