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寶寶平安度夏三件大事

夏日陽光, 讓孩子擺脫厚厚衣服的束縛, 小腳跑得更快更輕鬆, 小手更靈活, 小心靈更自由。 當寶寶在戶外興奮得小臉發紅奔跑尖叫的時候, 在家裡玩耍汗流浹背的時候, 游泳池中歡笑戲水的時候, 緊跟在孩子身邊的媽媽們, 寶寶身邊有多少危險, 你知道嗎?

近年來統計數字表明, 因意外傷害被送入醫院急救的, 將近70%是0~14 歲的孩子, 3 歲以下孩子最多, 而在夏天的發生率最高。 還有調查資料顯示, 儘管兒童意外傷害已經成為0~14 歲兒童的首位死亡原因, 而且52%的意外傷害還發生在家裡, 但一項對1000 名有0~6 歲孩子的家長調查發現,

Advertisiment
33%的家長對哪些是意外傷害還不清楚;34%的常見傷害是家長知道卻在繁忙或慌亂中情況下發生的。 孩子的安全, 在媽媽的手中, 在媽媽的視野裡, 更在媽媽的巧安排裡。

好媽媽不僅是健康達人, 安全衛士, 還要主動出擊——給孩子安全意識教育。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面臨著不同的傷害, 無論父母多麼謹慎, 孩子還是有可能遭遇危險。 孩子逐漸學會如何預防和避免傷害, 應對危險, 本身就是成長。

安全大事1:時時刻刻防摔傷

住在四樓的3歲的貝貝, 媽媽趁他睡覺下樓買鹽。 不巧貝貝睡醒, 找不到媽媽, 打開窗戶(幸好有鐵護欄), 光著腳站在窗臺上, 一手抓護欄, 一手伸在空中哭喊著“媽媽, 找媽媽”, 還不時試圖往護欄外面鑽,

Advertisiment
哭鬧中不時摔倒在窗臺上。 鄰居看到, 從旁邊窗戶安慰他, 有人趕緊去幫他找媽媽, 等媽媽回來把孩子抱下來, 他已經嘗試了每個護欄之間的空隙, 把將近半個身子探在外面!調查顯示, 跌落, 在兒童意外傷害中比例最高占所有傷害的34.7%, 其中墜樓危險性最大。 夏天穿著少, 寶寶們靈活地攀爬、跳躍, 活動範圍廣, 有時大人想像不到的空間也成了他們的樂園, 因此, 摔傷也就成夏季的安全大防。

這樣保護我們的孩子

窗戶邊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傢俱;窗戶保持關閉或只開一定的寬度;窗戶下半最好是封閉的, 確保寶寶不會爬出去;樓層高的住戶最好安裝護欄, 而且間距不能太大;不能使用尖銳末端的鐵藝半護欄。

Advertisiment
當地上有水時, 馬上擦乾, 或等晾乾再離開, 以免孩子奔跑時滑到。

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床上、桌上蹦跳, 爬行。 尤其不能在沒有看護的情況下邊玩邊喝水、玩尖銳物品(如:筆、飛鏢等), 否則在摔下同時會加重損傷。

剛滿2歲的娜娜是個小探險家, 什麼都好奇。 媽媽帶她出來玩, 蹦跳著走出院門。 門衛用手絹墊著把熱茶放到門口的小桌上。 娜娜看到垂在桌角彩色的手絹, 還沒等媽媽明白她想幹什麼, 她已經一個箭步沖上去把手絹拉下來。 一杯熱茶, 全部灑在她身上。

這樣保護我們的孩子

不要在孩子的活動範圍(注意地上、桌上等能觸摸到的地方)放置熱水瓶, 熱水壺, 熱水杯。 暫時放置也不行, 不能有僥倖心理。

萬一燙傷

首先要立即冷卻燙傷的部位,

Advertisiment
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10~30 分鐘, 或用冷水浸泡, 直到沒有痛感為止, 然後儘快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切忌憑藉經驗為孩子搓揉燙傷部位, 以免造成表皮脫落進一步損害。 土法止疼, 如搽鹽、肥皂、醬油、牙膏等不僅給治療帶來不便, 還有造成感染的危險。

需注意的是, 燙傷嚴重時, 不要給寶寶喝水, 以免引起肺水腫或組織水腫等併發症, 可飲用一些含鹽的飲料或鹽開水等。

安全大事3:多重保護防曬傷

小胳膊小腿如藕節般的寶寶皮膚薄而嬌嫩, 皮膚產生黑色素的能力較低, 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醫學研究顯示, 如果成人與兒童在戶外曬同樣長時間的太陽, 兒童曬傷的概率較成人高。 在兒童時期經常過度暴曬,

Advertisiment
成年後罹患皮膚癌的概率也比較高。 這樣保護我們的孩子

澳大利亞要求孩子游泳時都要穿連體泳衣, 就是為了防曬傷。

為孩子選防曬霜, 一要選兒童專用的防曬霜, 其專為孩子設計的防曬成分比較單純, 功能也比較單一;

二要注意是否為物理防曬, 物理防曬的成分是氧化鋅、二氧化鈦等, 不含化學遮光劑, 如苯酮類、肉桂酸類等;

三要瞭解防曬霜的用法, 應在外出前15~30分鐘塗用。 防曬霜遇水易失效, 所以游泳或出汗多時要反復塗抹。 教會孩子“影子規則”, 即當影子長度短于身高時, 必須回到室內或躲在陰涼的地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