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產褥早期身心變化,及時處理先兆症狀

產後1周是產後憂鬱的高發期, 產後6周是產後抑鬱症的高發期。 所以, 產後, 應創造一個輕鬆和諧而又溫馨的產後休養環境, 及時對產婦進行母乳餵養的指導, 講解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發育過程, 同時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作用。 針對產婦產後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賴性強的特點, 醫護人員要尊重產婦, 真心為她們著想, 應態度和藹熱情、細心關懷, 提高產婦餵養和照顧嬰兒的自信心, 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 對於有哭泣、緊張、焦慮的的產婦, 經常與之交談, 瞭解產生這些症狀的原因, 根據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和提供必要的幫助,
Advertisiment
及時解決困難。 在產婦出院前, 掌握產婦的機體、生理等恢復情況, 瞭解產婦的心理變化, 取得家屬的理解和幫助, 並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 如讓其瞭解生☆禁☆殖☆禁☆器官恢復狀況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和處理, 產後母兒檢查的時間和地點, 嬰幼兒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求助的方法和對策等等, 盡可能的減輕照顧孩子的壓力, 避免誘發產後憂鬱發生的因素, 以免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保障產婦的身心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