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注資優生心理使資優生更優

由於教師是教育隊伍的主力軍, 對資優生的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作用, 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專家建議,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要明確培養的學生不僅是要有知識、有特長, 還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人際關係協調、心理健康的人。

由於教師是教育隊伍的主力軍, 對資優生的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作用, 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專家建議,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要明確培養的學生不僅是要有知識、有特長, 還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人際關係協調、心理健康的人。

Advertisiment

要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破除對學生成績的片面認識、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的同時, 各學科教師也應根據自身特點, 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 教師應把德育教育和課程建設相結合, 通過課堂教學, 使資優生思想道德建設融入其中。

教師要嚴格要求、客觀評價資優生。 就是要正視資優生的缺點和錯誤, 不可遷就, 一視同仁, 以避免資優生孤立和疏遠群體。 要讓資優生多面臨一些挫折, 讓他們能忍受批評甚至是嚴厲的批評或處分, 以培養他們良好的耐挫力。

教師要增強實踐活動, 培養資優生的集體榮譽感。 由於學習優秀的學生多埋頭于學習, 很少和其他學生交流溝通, 不會與人交往,

Advertisiment
因此教師應適當減少學生的作業量, 讓資優生從“逼迫”逐步到“自覺自願”地參加班集體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從中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體驗和領悟民族精神, 讓他們在活動中運用知識, 開闊視野, 增長才幹, “優”則更優。

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自主發展, 並給予他們展示的空間。 有關專家也提出, 教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以及生命教育, 從中培養他們志存高遠的信念。

教師也不應把關注點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 而應更多關注學生的內在心理。 此外, 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講座或建立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欄目, 有針對性地介紹和分析一些心理案例,

Advertisiment
指導學生的自我教育, 促進資優生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