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節炎的7種外治方藥

關節炎以關節疼痛, 或伴局部腫脹, 甚至變形為主要症狀。 屬中醫的“痹症”、“痛風”、“曆節風”等。 此病常見而又多發, 纏綿不已。 中醫外治, 一般根據風寒濕型、風濕熱型、痰瘀痹阻型等用藥, 但亦有不少驗方可以通治, 其止痛效果以風濕性關節炎較為明顯。 有下列幾種供選擇:

1.乾薑15克, 蔥白4兩, 川椒1兩, 小茴香1兩, 麥麩1斤, 醋適量炒熱, 熨患處, 再包紮, 冷則換。 次數與天數均不限, 適應於寒痛重者。

2.生川烏60克, 蓽撥15克, 甘松90克, 山萘30克, 研末炒熱, 熨患處, 再包紮, 適應寒痛重者。

3.當歸60克, 桂枝20克, 川牛膝24克, 大蜈蚣3條, 共研末, 加熱酒適量調敷,

Advertisiment
適應久痛,

4.蓖麻仁(去殼)50粒, 乳香10克, 生川烏15克, 後兩藥研末, 再加豬油適量, 混和搗研, 敷患處。 待自覺皮膚熱如火, 不能忍受時去之。 每日1~2次, 適應久痛。

5.升麻60克, 羌活、防風、桂枝各10克, 生石膏30克, 共研末, 加羚羊角粉2克, 或水磨犀角1克(缺, 以1.O克水牛角代, 亦可用水牛角片10~20片研末代), 加薑汁, 竹瀝各適量, 調敷痛處, 每日1次, 適應局部紅腫熱痛。

6.鮮毛茛草適量, 洗淨切碎, 加食糖適量(約10:1), 搗爛拌勻, 或鮮威靈仙根1根, 加食糖少許打爛。 將剪好的中間有圓洞(直徑為2公分)的膠布貼在局部, 然後將藥放在洞中, 再覆蓋一層膠布。 敷後隔4~8小時(或更長), 自覺局部有烘熱、蟻走感時去掉, 局部逐漸起泡, 水泡處理參看“發泡法”。 每週1次, 適應初、久各型疼痛。

7.鮮雷公藤適量,

Advertisiment
搗爛敷患處, 或搗汁搽患處, 半小時後去掉。 隔日一次, 適應久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