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防患於未然 病理性黃疸關鍵在預防!

防患於未然, 在禍患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也是如此!專家提醒您, 不管是哪種種疾病引起的, 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 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 如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 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那麼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要如何預防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病理性黃疸的症狀
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較早, 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 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後, 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 且持續時間較長, 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

Advertisiment
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 有些病理性黃疸, 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後5天以後), 或者久延不退, 或減退後又複加重, 碰到這些情況, 都要儘早到醫院診治。
引起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溶血症、新生兒感染、膽道畸形、新生兒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 不管是那種疾病能夠引起的,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很可能發展為對新生兒神經系統產生損傷甚至可以致死的“核黃疸”, 一定要加強預防和治療。
1、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謝酶和紅細胞遺傳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 發生貧血、溶血, 使血內膽紅素原料過剩, 均可造成肝前性黃疸。
Advertisiment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不穩定血紅蛋白病等。
2、由於結石和肝、膽、胰腫瘤以及其他炎症, 致使膽道梗阻, 膽汁不能排入小腸, 就可造成肝後性黃疸。 常見疾病包括:化膿性膽管炎、膽總管結石、胰頭癌、胰腺炎、膽管或膽囊癌。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吉伯特(Gilbert)病及Dubin-Johnson二氏綜合徵引起的黃疸和新生黴素引起的黃疸, 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膽紅素代謝功能缺陷所造成的。

4、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務衰竭時, 肝臟長期淤血腫大, 可以發生黃疸。
5、藥物性損害。 有服藥史、服用氯丙嗪、吲哚美辛(消炎痛)、苯巴比妥類、磺胺類、對氨水楊酸、卡巴胂等, 可至中毒性肝炎。 此時胃腸道症狀不明顯, 黃疸出現之前無發熱,
Advertisiment
血清轉氨酶升高很明顯, 但絮濁反應正常等可資鑒別。
病理性黃疸不論何種原因, 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 其預後差, 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 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因此,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 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 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
病理性黃疸應該如何預防: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 再妊娠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Advertisiment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 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 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 嚴格操作規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