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防治寶寶凍瘡的3大妙招

在冬季生活中, 凍瘡雖然算不上什麼大病, 發作起來真讓人癢痛難忍。 特別如果是寶寶得了凍瘡, 不僅僅不再漂亮, 而且寶寶會異常辛苦。 那麼該如何預防寶寶凍瘡呢?

第一招:加固“防護牆”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提高皮膚對寒冷的適應力。

外出時注意戴好手套、耳罩, 穿厚襪和棉鞋。 平時常揉搓臉、耳、鼻和手, 以加強局部血液迴圈。

衣服鞋襪宜寬鬆, 儘量保持乾燥, 潮濕後應及時更換。

習慣性凍瘡患者應從夏季開始, 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手的習慣, 以提高耐寒能力。 注意不要用含鹼性太大的肥皂, 以免刺激皮膚。

Advertisiment
洗後可適當搽一些油質護膚品。

對寒冷敏感者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 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慢性病患者除積極治療相應疾病外, 還要增加營養, 保證足夠的熱量供應, 增強耐寒能力。

習慣性凍瘡患者如需要在寒冷的戶外環境中作業或長途旅行, 可事先用20%的辣椒油膏(即辣椒細粉2分、凡士林8分, 攪勻即得)搽于凍瘡易發部位。

防治寶寶凍瘡的3招

第二招:區分病情 巧用驗方

凍瘡尚未潰爛可用生薑10克切細搗爛, 浸在燒酒內4~5天, 濾去薑渣, 用棉球蘸取搽患處, 或將食醋煮熱, 趁溫濕敷, 一日2~3次。

凍瘡已經潰爛用芝麻15克, 花椒9克, 杏仁10個, 混合後在鍋內炒黃, 研成細末, 用豬油調勻, 塗於患處。

第三招:外病內治 食療幫忙

Advertisiment

桂枝6克, 白芍12克, 當歸10克, 生薑3片, 紅棗10克, 炙甘草5克, 分2次煎服, 每日服1次。

當歸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細辛3克, 甘草5克, 茱萸3克, 生薑9克, 分2次煎服, 每日服1次。

生薑、當歸、紅花、川芎各10克, 同浸於500毫升白酒中, 一周後即可服用。 每日2~3次, 每次飲10毫升。

小編總結:冬天, 由於戶外天氣寒冷, 兒童大多停留在室內, 活動量減少, 導致四肢的血液迴圈不暢, 熱量減少, 很容易發生手腳凍瘡。 因此, 在冬天到來之即, 應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