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防治寶寶懶病的進口高招

越來越多的媽媽在抱怨, 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就開始迷戀電視, 2-3歲的寶寶更是經常窩在家裡看動畫片, 哪兒都不想去, 對其他遊戲也不怎麼感興趣, 顯得很懶惰的樣子。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寶寶染上這種“懶惰病”, 沒有了本該有的活力呢?西方父母又是如何避免寶寶患上“懶惰病”的呢?

別忽視引起負面情緒的小事

Aileen Grote:女兒4歲、兒子2歲

治療寶寶“懶惰病”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帶寶寶外出玩耍。 如果外出總是帶給寶寶一些不好的情緒體驗, 他對外出就不會那麼熱衷, 甚至可能產生排斥心理。 比如, 將寶寶綁在汽車座椅上不能動彈,

Advertisiment
或者牽著寶寶不讓他到處亂跑, 將寶寶哐當一聲放進購物車等等, 這都會給寶寶帶來一些不良的情緒體驗, 讓他覺得外出實在不是那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除了駕車外出, 必須將寶寶綁在安全汽車座椅上外, 其他時候我都不會限制他們的自由。 因此, 每次我帶孩子們去超市、商場購物時, 我都不會把他們扔進購物車, 而是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貨架之間跑來跑去, 當然這得浪費我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防止他們闖禍或者出現什麼險情。 因此每次去超市, 我會和他們的爸爸一起去, 由他來選購物品, 我看管孩子們, 或者反過來。 帶他們外出散步時, 我也不會牽著他們的小手給他們任何限制, 而是放手讓他們自己隨意跑向任何地方,

Advertisiment
只要保證安全就行。

如果駕車外出, 必須將寶寶綁在安全汽車座椅上, 這對寶寶來說確實是一段難熬的時光。 我會不斷發明很多幫助寶寶打發這段難熬時光的好辦法, 比如給他準備一兩個有趣的玩具, 讓他有事情可做;引導他不斷觀察外面飛馳的世界, 讓他總是能發現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給他講一些有趣的故事, 或者不時對著他吹口氣, 跟他做個鬼臉等等。 這樣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讓他忘卻自己被綁的事實。

讓寶寶按照他自己的方式遊戲

Francise Hale:兒子3歲

儘量少給寶寶不必要的限制可以防止寶寶感染“懶惰病”。 寶寶天生就好動, 喜歡蹦啊、跳啊、跑啊、爬啊……如果受到太多的限制, 他可能就會對各種運動失去興趣,

Advertisiment
養成懶惰的毛病。 我從來不限制寶寶。 因為沒有太多的限制, 寶寶在戶外玩耍可以在安全的範圍裡體驗到更多有趣的事情, 這些體驗帶給他很多快樂。 幾乎每天一起床, 他就鬧著要到花園裡去玩耍, 因為在外面他能釋放更多總也釋放不完的能量。 但是在室內就不一樣了, 因為有很多易碎的東西, 或者對寶寶來說比較危險的東西, 我必須限制他, 告訴他哪些東西不能碰, 哪些東西不能玩等等, 這樣的限制, 寶寶自然不喜歡, 因此, 他更喜歡到戶外玩耍, 盡情體驗那種無拘無束的感覺。

準備一些有趣的戶外遊戲和道具

Kitty Lucas:大兒子5歲半、小兒子2歲

要吸引寶寶到戶外玩耍, 就要給他準備一些有趣的道具。

Advertisiment
如果戶外的遊戲還不如他在家看卡通更有趣, 他自然不願意出去。 適合戶外玩耍的玩具很多, 比如沙灘玩具, 有鏟子、小桶、盤子、沙灘車等等, 讓寶寶在沙灘上玩玩沙子, 或者就在自家花園裡鏟著泥土玩玩;給寶寶準備一個足球, 讓他在草地上踢著玩;給寶寶準備一個小三輪車, 讓他騎著在平坦的地面上瘋跑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爸爸媽媽能招集一些小夥伴和寶寶一道玩捉迷藏的遊戲, 或者員警抓小偷的遊戲, 那對寶寶來說就更是妙趣橫生了。

和寶寶一起盡情地在室內遊戲

Susie Yalfing:兒子8歲、女兒1歲

如果因為外面雷聲震震, 正下著瓢潑大雨, 或者因為其他原因, 不能帶寶寶到戶外玩耍, 寶寶在家無聊透頂, 有好玩的卡通電視劇吸引,

Advertisiment
自然就會將眼球集中到電視機螢幕上了。 這時候, 父母可以在室內準備一些安全有趣的遊戲讓寶寶玩。 比如, 放上一些輕快的音樂, 拉著寶寶的小手一起跳個舞;躲在門後和寶寶來一場捉迷藏的遊戲;準備一個氣球, 和寶寶對著打, 或者對著吹;和寶寶一起玩捉影子的遊戲等等, 都能帶給寶寶很多快樂, 讓他們體驗到比看卡通更多的樂趣。

和寶寶一起好好鍛煉

Jenny Irving:女兒2歲半

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 說話的方式、飲食習慣、待人接物的模式都會影響寶寶。 寶寶就像是父母的一面小鏡子, 她的行為體現的都是父母的行為。 因此, 要防止寶寶得“懶惰病”, 父母自己首先要去除自己的“懶惰病”。

每天下班後, 或者趕上休假,就可以制定一些計畫,和寶寶一起鍛煉。而且這些鍛煉可以融合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著痕跡地對寶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家做瑜伽時,在旁邊給寶寶也放一個小墊子,讓她跟著模仿;如果外出的路程不遠,不要開車,和寶寶一起步行去;去游泳館,記得帶上寶寶,不管她會不會游,在水裡泡著玩就行;冬天到戶外去滑雪,不要怕凍著寶寶,給她穿暖和了,帶她一起去體驗滑雪的樂趣等等。總之,不管父母做什麼樣的運動,帶上寶寶一同參與,她對“懶惰病”就會產生堅強的抵抗力。

邀請小夥伴一起玩耍

Blanche Attlee:兒子3歲

對於3歲內的寶寶來說,喜歡模仿是他們的天性,尤其模仿跟他一樣大小的小夥伴,更是他滿腔熱情想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跟鄰居或者朋友溝通,大家一起商議一些遊戲活動,比如帶著寶寶一起去游泳,讓寶寶和小朋友一起來一場騎三輪車的比賽,冬天讓小朋友們一起打打雪仗等等。當寶寶發現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的樂趣,他會很快就適應這種有趣的生活,並且熱衷於和他的小夥伴一起開發更多更有趣的遊戲。

當然,3歲內的寶寶因為語言能力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他們常常不懂得和同伴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當他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有成人在旁邊給予關照,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及時處理他們之間發生的各種問題,以免小夥伴們之間的矛盾升級,引起可能給小夥伴們帶來傷害的紛爭。

經常帶寶寶去一些新鮮的地方

Theresa Urey:女兒2歲

如果總是帶寶寶去一些對她來說很新奇的地方,相信她不可能對外出產生厭倦情緒。比如,如果周邊有公園、遊樂場,帶寶寶去玩玩,別的寶寶瘋玩的鏡頭會感染她,讓她對她新處的遊戲環境產生好奇,最終參與進去。

我每天都會開車帶女兒外出玩耍,並且經常更換玩耍的場所,比如,如果我今天帶她去海濱,明天我就會考慮帶她去超市,後天帶她去爬山,下雨天我會打著雨傘帶她去踩水玩,晴天帶她去戶外抓影子,晚上帶她去看星星月亮……不斷變化的環境與天氣,讓她總是感受到一些新鮮的東西。這些新鮮的東西帶給她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讓她總有新發現。這樣,寶寶就會經常盼望著外出,盼望著去發現一些她意想不到的東西,她自然不會養成“懶惰病”了。

參加各種有趣的親子活動

Bobbie Hall:女兒2歲7個月

參加各種有趣的親子活動也是防治寶寶“懶惰病”的好藥方之一。即便3歲內的小寶寶,給他們一些機會去上游泳課、音樂律動課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親子課程都可以帶給寶寶許多快樂的體驗,既可以為寶寶提供很多向小朋友學習模仿的機會,也能幫助他發展他的社會行為能力。

當然,給寶寶報這些親子班的時候一定要從寶寶的氣質類型、每日生活規律、適應能力等出發,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班級和上課的時機與參與次數的多少。比如,每週上五天幼稚園的小寶寶,即便只給她報一個這樣的親子班可能也會嫌多,而對那些天生就喜歡交際的小寶寶來說,如果她每週大多數的時間都跟媽媽在一起,就可以考慮多讓她參加這樣的親子活動。我的體驗是,寶寶參加這種親子活動每次以不超過20分鐘為宜。時間太長,寶寶感覺勞累,會產生厭倦感,甚至會哭鬧不休。如果課程太吵鬧也不適合寶寶,這樣容易讓她感覺煩躁。

或者趕上休假,就可以制定一些計畫,和寶寶一起鍛煉。而且這些鍛煉可以融合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著痕跡地對寶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家做瑜伽時,在旁邊給寶寶也放一個小墊子,讓她跟著模仿;如果外出的路程不遠,不要開車,和寶寶一起步行去;去游泳館,記得帶上寶寶,不管她會不會游,在水裡泡著玩就行;冬天到戶外去滑雪,不要怕凍著寶寶,給她穿暖和了,帶她一起去體驗滑雪的樂趣等等。總之,不管父母做什麼樣的運動,帶上寶寶一同參與,她對“懶惰病”就會產生堅強的抵抗力。

邀請小夥伴一起玩耍

Blanche Attlee:兒子3歲

對於3歲內的寶寶來說,喜歡模仿是他們的天性,尤其模仿跟他一樣大小的小夥伴,更是他滿腔熱情想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跟鄰居或者朋友溝通,大家一起商議一些遊戲活動,比如帶著寶寶一起去游泳,讓寶寶和小朋友一起來一場騎三輪車的比賽,冬天讓小朋友們一起打打雪仗等等。當寶寶發現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的樂趣,他會很快就適應這種有趣的生活,並且熱衷於和他的小夥伴一起開發更多更有趣的遊戲。

當然,3歲內的寶寶因為語言能力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他們常常不懂得和同伴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當他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有成人在旁邊給予關照,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及時處理他們之間發生的各種問題,以免小夥伴們之間的矛盾升級,引起可能給小夥伴們帶來傷害的紛爭。

經常帶寶寶去一些新鮮的地方

Theresa Urey:女兒2歲

如果總是帶寶寶去一些對她來說很新奇的地方,相信她不可能對外出產生厭倦情緒。比如,如果周邊有公園、遊樂場,帶寶寶去玩玩,別的寶寶瘋玩的鏡頭會感染她,讓她對她新處的遊戲環境產生好奇,最終參與進去。

我每天都會開車帶女兒外出玩耍,並且經常更換玩耍的場所,比如,如果我今天帶她去海濱,明天我就會考慮帶她去超市,後天帶她去爬山,下雨天我會打著雨傘帶她去踩水玩,晴天帶她去戶外抓影子,晚上帶她去看星星月亮……不斷變化的環境與天氣,讓她總是感受到一些新鮮的東西。這些新鮮的東西帶給她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讓她總有新發現。這樣,寶寶就會經常盼望著外出,盼望著去發現一些她意想不到的東西,她自然不會養成“懶惰病”了。

參加各種有趣的親子活動

Bobbie Hall:女兒2歲7個月

參加各種有趣的親子活動也是防治寶寶“懶惰病”的好藥方之一。即便3歲內的小寶寶,給他們一些機會去上游泳課、音樂律動課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親子課程都可以帶給寶寶許多快樂的體驗,既可以為寶寶提供很多向小朋友學習模仿的機會,也能幫助他發展他的社會行為能力。

當然,給寶寶報這些親子班的時候一定要從寶寶的氣質類型、每日生活規律、適應能力等出發,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班級和上課的時機與參與次數的多少。比如,每週上五天幼稚園的小寶寶,即便只給她報一個這樣的親子班可能也會嫌多,而對那些天生就喜歡交際的小寶寶來說,如果她每週大多數的時間都跟媽媽在一起,就可以考慮多讓她參加這樣的親子活動。我的體驗是,寶寶參加這種親子活動每次以不超過20分鐘為宜。時間太長,寶寶感覺勞累,會產生厭倦感,甚至會哭鬧不休。如果課程太吵鬧也不適合寶寶,這樣容易讓她感覺煩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