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阻擊孩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自從進入冬天, 豆豆的感冒就一直不斷, 剛好沒幾天, 不知怎麼回事就又病了, 讓豆豆媽媽真是頭疼。 每次帶他去醫院, 醫生診斷上都寫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要不就是急性扁桃體炎。 豆豆媽媽奇怪了, 他難道得的不是一種病嗎?對於孩子的反復感冒, 她也焦急萬分, 這個感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平日所說的“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因此家長也常見到“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不同的診斷名稱, 但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

Advertisiment
簡稱“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全年都可以發生, 但冬春季節最多。 主要是因為氣候多變, 冷暖失調, 人們在房間裡感覺暖暖和和, 而到室外又馬上覺得寒冷, 溫度相差較大, 機體不能馬上適應。 3歲以前的孩子身體抵抗力差, 因此發病最多, 而到學齡兒童期逐漸減少, 成人每年也可以有數次發生。 該病可由各種病毒和細菌引起, 尤以病毒為多見。 當孩子身體的防禦能力減低、營養不良、缺乏鍛煉、或有過敏體質, 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傳染性, 主要通過空氣傳播。 在幼稚園、親子園等集體場所極易互相傳染, 特別是冬季門窗緊閉, 空氣不流通時, 更容易互相傳染。 由於本病的病原體種類繁多,

Advertisiment
感染後不易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所以極易反復感染。

孩子患病後的難受經

1.發熱

在發病初期可以不發熱或低熱, 隨著病情的發展體溫逐漸升高, 出現高熱, 甚至極高熱, 也有的孩子一發病即為高熱。 部分孩子在高熱(體溫達39度以上)或體溫升高時驚厥(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抽風), 臨床上叫高熱驚厥。

2.咳嗽

咳嗽可分有痰和無痰。 無痰為乾咳;有痰又分兩種, 若為白色泡沫樣痰,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若為黃痰, 多為細菌感染所引起。

3.鼻塞

出不來氣, 呼吸困難, 這主要是由於感染後鼻腔充血、水腫或粘稠鼻涕堵塞所引起的。

4.流鼻涕

鼻涕分為兩種, 一種為清鼻涕, 多是由病毒引起。 另一種為黃稠鼻涕, 多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 如果開始流清鼻涕,

Advertisiment
後轉為黃鼻涕, 這就提示可能由病毒感染又繼發了細菌感染。

5.打噴嚏

打噴嚏是由於病毒、細菌等對鼻腔黏膜刺激所致。 因此在打噴嚏時, 有大量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會隨著飛沫排出體外, 甚而噴出很遠, 污染周圍的空氣。

6.流淚

這是由於眼睛的結膜發炎或是由病原體刺激鼻黏膜反射性引起的。

7.咽部幹或痛

感冒初期常感咽幹、痛, 甚而癢, 這是由於感染後局部炎症刺激的結果, 張口發“啊”聲時, 可以看到咽、扁桃體、咽後壁充血、紅腫等發炎的表現。

輕症及重症

臨床上孩子患病輕重程度可相差很大, 一般年長兒症狀較輕, 嬰幼兒重症較多。

輕症

孩子可能只有流淚或微咳或咽部不適, 可在1-4天內自然痊癒。 若範圍較廣泛,

Advertisiment
涉及咽後壁、扁桃體、頸淋巴結等處感染腫大發炎時, 常有發熱。 發熱可持續2-3天至1周左右, 高低也不等。 在嬰幼兒還容易引起嘔吐和腹瀉。

重症

起病時, 體溫可高達39-40度或更高, 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 不久即可見流涕、頻繁的咳嗽。 咽部可充血、紅腫, 甚而發生皰疹或潰瘍, 更嚴重的可波及扁桃體、鼻竇、中耳、氣管等發生其它症狀。

年齡小的嬰幼兒此時還要特別注意發生高熱驚厥和急性腹痛, 並與其他疾病作鑒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不及時治療, 可引起很多併發症, 特別在嬰幼兒時期更為多見。 常見的併發症有鼻竇炎、中耳炎、頸淋巴結炎及咽後壁膿腫, 如果感染通過血循環播散於全身各處, 細菌感染可以導致各種化膿性病灶,

Advertisiment
由於感染及變態反應對機體的影響, 可發生其他疾病, 如風濕熱、腎炎、心肌炎等等。 以上情況應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患病後的緊急處理

因為小兒起病急、病程進展快, 又不會說話或表達不清自己哪裡不舒服, 而且, 很多嚴重疾病初起症狀也與感冒症狀相似, 因此, 應馬上去醫院, 請醫生進行診斷, 做化驗室的檢查, 排除患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確診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就不用緊張害怕了。

在處理上, 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退熱

感冒後, 可引起發燒, 有些孩子發燒後, 溫度燒得很高, 並且出現高熱驚厥(也就是俗話說的抽風), 這是非常嚴重的。 因此孩子發熱時, 及時控制好體溫很關鍵。 一般應將體溫控制在38.5度以下,當超過38.5yac應及時用藥退熱,就可避免發熱抽風。

用退熱藥物前,先看好說明,因為不同月齡、年齡的孩子用藥劑量也不一樣,因此,要結合自家孩子的月齡,合理用藥,每日的用藥次數也要嚴格遵照說明,不要因為為孩子退熱心急,而多次用藥,這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

2.抗感染

由於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治療上要以抗病毒為主,故主張暫不用抗生素,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一些適合小兒的中成藥,或常用的小兒退熱藥。若確定了細菌感染,則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

應用抗生素要千萬注意,有些父母看抗生素效果不錯,吃完後就又去藥店買來給孩子繼續用,這是不當的,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而且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性,今後一旦再使用,對孩子毫無效果,這就會對治病帶來一定麻煩。因此,抗生素不要私自使用,一定要遵醫囑,用完後再去醫院諮詢醫生。

3.止咳

對於輕症的咳嗽,不宜給大量止咳的中藥或西藥。一般性咳嗽(非劇烈的乾咳)不用中樞性止咳藥,如咳必清、可待因等。

用止咳藥要選好時機。在餐後可給孩子使用一些止咳藥,防止因咳嗽嚴重而將食物吐出;在睡前,也可給孩子用一些,讓他能安穩睡著;再有就是咳嗽不停時,應及時喝些止咳藥,緩解症狀,減輕不適。

之所以讓父母慎用止咳藥,是因為大量使用止咳藥後,咳嗽可能停止了,但感染仍在繼續,這就給父母造成了一個假像,孩子的病好了。但感染的繼續卻使孩子可能發生肺炎等更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4.局部治療

小兒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流眼淚等,服用各類感冒藥即可緩解這些症狀。

流鼻涕時,要選用柔軟的紙為孩子擦,而且動作要輕柔,否則,很容易使孩子的鼻子發紅、發痛,給孩子造成不適。如果是鼻塞,父母可選用一些滴鼻劑,可起到通氣、軟化鼻痂的目的,使鼻痂易出來。

患病後的居家護理

1.讓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時讓孩子充分休息,有利於病的痊癒。在此時不要外出,也不要長時間逗孩子玩。

2.多飲水

大量飲水除了可對咽部的病毒、細菌起到沖刷的作用,同時能及時補充因退熱出汗所丟失的水分。喝水時宜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愛喝白開水,也可適當加些果汁,讓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據情況增減衣物,有些父母愛用被子為孩子捂汗,這可造成高熱抽風。當孩子出汗後,用溫水為孩子擦乾汗,及時換上乾淨的衣物;在室內,就不必穿得太多,與成人穿得相當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空氣新鮮、溫濕適宜

即使是孩子生病了,也要每天開窗通風,通風可以將室內的病毒、細菌吹走,新鮮的空氣換進來。一般情況下,在冬季也要保證每天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在通風時,不要直吹孩子,如果有條件,最好一個房間通風完了,讓孩子進去玩,再為另一個房間通風換氣。

冬季北方空氣比較乾燥,濕度不夠,使孩子鼻痂不易出,嘴唇、小臉都是紅紅的、幹幹的,這時可使用加濕器給房間增加濕度,或者在暖器上晾濕毛巾為房間加濕。人們感到舒適的室內溫度以18-20度,相對濕度40%-50%左右為宜。

5.合理飲食

孩子感冒時多不愛吃東西,見什麼都沒胃口,因此家長需給流質、半流質食物如牛奶、優酪乳、稀飯、麵條、麵包等,同時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蘋果、獼猴桃),這樣可保證有大量維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患病期間,禁食肥厚味的食品,如燉肉、大蝦之類,也禁食冷凍食品,如霜淇淋、涼西瓜等。

愛心提醒

1.遇到小兒生病先不要緊張。父母的情緒穩定,孩子的情緒才能穩定。

2.自己沒有把握時,或用藥後無效,或病情更重時,一定去醫院找專業醫生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文/劉炎

(媽咪愛嬰網-------育兒寶典------學齡前)

一般應將體溫控制在38.5度以下,當超過38.5yac應及時用藥退熱,就可避免發熱抽風。

用退熱藥物前,先看好說明,因為不同月齡、年齡的孩子用藥劑量也不一樣,因此,要結合自家孩子的月齡,合理用藥,每日的用藥次數也要嚴格遵照說明,不要因為為孩子退熱心急,而多次用藥,這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

2.抗感染

由於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治療上要以抗病毒為主,故主張暫不用抗生素,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一些適合小兒的中成藥,或常用的小兒退熱藥。若確定了細菌感染,則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

應用抗生素要千萬注意,有些父母看抗生素效果不錯,吃完後就又去藥店買來給孩子繼續用,這是不當的,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而且長期應用,可產生耐藥性,今後一旦再使用,對孩子毫無效果,這就會對治病帶來一定麻煩。因此,抗生素不要私自使用,一定要遵醫囑,用完後再去醫院諮詢醫生。

3.止咳

對於輕症的咳嗽,不宜給大量止咳的中藥或西藥。一般性咳嗽(非劇烈的乾咳)不用中樞性止咳藥,如咳必清、可待因等。

用止咳藥要選好時機。在餐後可給孩子使用一些止咳藥,防止因咳嗽嚴重而將食物吐出;在睡前,也可給孩子用一些,讓他能安穩睡著;再有就是咳嗽不停時,應及時喝些止咳藥,緩解症狀,減輕不適。

之所以讓父母慎用止咳藥,是因為大量使用止咳藥後,咳嗽可能停止了,但感染仍在繼續,這就給父母造成了一個假像,孩子的病好了。但感染的繼續卻使孩子可能發生肺炎等更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4.局部治療

小兒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流眼淚等,服用各類感冒藥即可緩解這些症狀。

流鼻涕時,要選用柔軟的紙為孩子擦,而且動作要輕柔,否則,很容易使孩子的鼻子發紅、發痛,給孩子造成不適。如果是鼻塞,父母可選用一些滴鼻劑,可起到通氣、軟化鼻痂的目的,使鼻痂易出來。

患病後的居家護理

1.讓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時讓孩子充分休息,有利於病的痊癒。在此時不要外出,也不要長時間逗孩子玩。

2.多飲水

大量飲水除了可對咽部的病毒、細菌起到沖刷的作用,同時能及時補充因退熱出汗所丟失的水分。喝水時宜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愛喝白開水,也可適當加些果汁,讓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據情況增減衣物,有些父母愛用被子為孩子捂汗,這可造成高熱抽風。當孩子出汗後,用溫水為孩子擦乾汗,及時換上乾淨的衣物;在室內,就不必穿得太多,與成人穿得相當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空氣新鮮、溫濕適宜

即使是孩子生病了,也要每天開窗通風,通風可以將室內的病毒、細菌吹走,新鮮的空氣換進來。一般情況下,在冬季也要保證每天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在通風時,不要直吹孩子,如果有條件,最好一個房間通風完了,讓孩子進去玩,再為另一個房間通風換氣。

冬季北方空氣比較乾燥,濕度不夠,使孩子鼻痂不易出,嘴唇、小臉都是紅紅的、幹幹的,這時可使用加濕器給房間增加濕度,或者在暖器上晾濕毛巾為房間加濕。人們感到舒適的室內溫度以18-20度,相對濕度40%-50%左右為宜。

5.合理飲食

孩子感冒時多不愛吃東西,見什麼都沒胃口,因此家長需給流質、半流質食物如牛奶、優酪乳、稀飯、麵條、麵包等,同時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蘋果、獼猴桃),這樣可保證有大量維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患病期間,禁食肥厚味的食品,如燉肉、大蝦之類,也禁食冷凍食品,如霜淇淋、涼西瓜等。

愛心提醒

1.遇到小兒生病先不要緊張。父母的情緒穩定,孩子的情緒才能穩定。

2.自己沒有把握時,或用藥後無效,或病情更重時,一定去醫院找專業醫生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文/劉炎

(媽咪愛嬰網-------育兒寶典------學齡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