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犯錯都有不同的處理辦法。 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犯錯誤也常常使用冷處理的方式。 例如讓孩子自己做在椅子上不許說話反省幾分鐘, 把孩子關進房間10分鐘後才允許出來等等。 這種處理方式在國外有一個通用的名詞, 叫做“限時隔離”教育, 它指的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時, 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內, 通過暫停一切活動的方式, 受到懲罰並思考過錯。 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非暴力懲罰兒童方法。 那麼“限時隔離”的教育能不能用, 適用於什麼情況下, 多大的孩子, 家長可以參考一下的一些案例。
Advertisiment
1、9個月寶寶冷處理
一位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飯, 採用了限時隔離的教育方法。 這位孩子家長讓孩子自己呆在餐桌邊站立2分鐘, 不許說話不許動, 沒想到效果還挺管用, 寶寶好像認識到了錯誤, 自從上次以後, 每次在吃飯就變的比較聽話, 很少再發生吵鬧調皮現象。 限時隔離對於較小的寶寶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能太長, 最好不超過2分鐘, 對於改正錯誤行為的寶寶要多支持和鼓勵。
2、3歲寶寶公共場合冷處理
一位家長帶著自己3歲的孩子去商場, 到了兒童天地的時候, 孩子一直盯著玩具車不想離開。 家長已經給孩子買了集中玩具車, 這時候媽媽說教孩子離開, 孩子出現了吵鬧,
Advertisiment
3、4歲兒童關屋子冷處理
有一位家長的4歲的男孩, 在人越多的時候, 就特別希望大家關注他, 玩的瘋, 吵鬧不休讓大家都不能安寧。 家長一生氣, 把孩子關進一間房間, 沒想到孩子卻在房間里弄了翻天覆地。 對於4歲左右的孩子, 家長應該要考慮說教的方式進行批評, 冷處理時間不能太長, 可以讓孩子換一個沒有太多頑皮餘地的房間裡, 家長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行為和後果的負責任。
Advertisiment
總結:“限時隔離”教育, 它指的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時, 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內, 通過暫停一切活動的方式, 受到懲罰並思考過錯。 “限時隔離”的教育能不能用, 一般適用2歲以下兒童。 建議家長們不隨便懲罰孩子, 要以教育為主, 讓孩子主動認識和改正錯誤, 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