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伴孩子面對失去的小方法

如何陪伴孩子面對失去?

臺灣大學社工系講師, 同時也是專業心理諮商師李開敏, 在《金魚度假去》書中的推薦序寫到:悲傷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 此學習不局限於認知, 而是生活全面。 事實上, 陪伴孩子面對失去的過程, 如同安撫一個經歷長牙痛的嬰兒, 而非保護一個孩子不被熱爐燙著, 爸爸媽媽該怎麼做呢?陳玟琪心理師提供以下步驟:

第1步:聆聽

接納孩子的情緒, 並且允許他們釋放強烈的情緒, 包括憤怒或惡意, 爸爸媽媽要儘量聆聽、陪伴孩子, 抱抱他、安慰他, 尊重孩子會有這些負面的情緒, 不要加以批評,

Advertisiment
也不要太快說:沒關係, 不要難過, 再買一個就好, 強求孩子馬上改變, 只是妨礙孩子自然哀悼與自行復原的過程。

第2步:詢問

待孩子的情緒較為平穩之後, 可以用詢問的方式, 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是什麼、孩子的想法是什麼,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不要咄咄逼人、一直追問孩子:你怎麼會這樣想、你幹嘛這樣做?這種問法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二次傷害, 讓孩子覺得難過好像也是一種錯。 此外, 詢問孩子的想法其實也是幫助孩子擺脫罪惡感, 以寵物死亡為例, 讓他明白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並不是因為其他不相關的理由所造成(如:早上上學前沒有先去看牠)。

第3步:討論

跟孩子討論, 幫助孩子理解這件事情發生的正確原因是什麼,

Advertisiment
同時同理孩子, 肯定他有這些情緒或猜測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接受的, 讓孩子發展出平常心, 也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

第4步:行動

最後, 可以跟孩子討論接下來的具體行動, 以幫助他能夠儘快走出悲傷, 例如:陪孩子進行一些哀悼的儀式, 例如:一起埋葬寵物, 搜集寵物的照片懷念牠, 或是改變一些眼前的環境, 避免孩子睹物思念。 需特別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情緒, 也不要期待他做出如成人般的反應, 如:明顯的悲傷或保有清晰的記憶。

長痛不如短痛!?

常聽人說:長痛不如短痛, 果真是如此嗎?到底是很突然間離開、讓孩子甚至沒看見離開的過程好, 還是在事情即將發生前有一段緩衝期才好?

Advertisiment

陳玟琪心理師指出, 如果可以預先讓孩子瞭解是比較好的做法, 因為其實突然發現事實的震驚, 是會加重情緒的悲傷強度的, 有預期性是不是比較好?坦白說我覺得是, 尤其是親人過世的部分, 如果在最後的時間裡能跟孩子多說一點心裡的話、多陪伴他, 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會讓孩子將來比較沒有遺憾, 也算是一種彌補。 如果孩子就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把情緒處理好, 硬要逼迫他在短時間內就復原沒事, 只會影響他日後處理情緒的能力。

以繪本引導孩子

陳玟琪心理師建議, 當孩子逐漸脫離傷痛期之後, 爸爸媽媽也可以利用繪本來引導孩子, 或作為一種預防性的教導, 因為繪本是最能貼近孩子的文本,

Advertisiment
父母也能從中理解孩子是無如何看待失去或死亡的。

坊間有許多繪本都在討論相關的議題, 如:大好書屋出版的《芽芽不見了》、和英出版社出版的《再見, 愛瑪奶奶》、三之三文化出版的《小魯的池塘》, 以及上誼文化所出版的《我永遠愛你》…等等, 爸爸媽媽可以作為參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