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孩子玩耍也是一門學問

孩子健康成長真正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老式娛樂時間。 雖然豐富的、有玩具的、有組織的活動是有好處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略孩子玩那些在我們看似無聊的遊戲的需求。 自由玩耍需要豐富的想像力。 一個沒有想像力的孩子不可能把一張紙片在手上把玩、折捏半小時或者1小時以上;沒有想像力的孩子也不可能一個人在海邊弄一根棍和一堆沙子就快樂得不得了……

陪孩子玩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但是一提到陪孩子玩, 很多父母很頭疼, 不知道該陪孩子做些什麼。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

Advertisiment
兒童的遊戲會經歷三個階段:練習性☆禁☆遊☆禁☆戲, 象徵性☆禁☆遊☆禁☆戲, 規則性☆禁☆遊☆禁☆戲。

1.練習性☆禁☆遊☆禁☆戲

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出現, 這類遊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複再現。 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 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 樂此不疲。

2.象徵性☆禁☆遊☆禁☆戲

即模仿遊戲, 出現在幼稚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 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徵。 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 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 裝扮成想像中的角色。

3.規則性☆禁☆遊☆禁☆戲

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 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孩子已經會選擇玩伴, 選擇玩的時間, 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

Advertisiment
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

下面這些具體的要點幫助您在與孩子玩耍時, 多一些思路和想法:

1.玩孩子有興趣的東西

在跟孩子玩的時候, 要先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 順著他的興趣點, 不要強迫他做另一件不感興趣的事。 比如, 他今天喜歡搭積木, 就玩搭積木。

2.跟著孩子做同樣的事

讓孩子把你當成夥伴, 比如, 孩子在搭積木, 一塊塊壘起來, 你也和他一樣一塊塊壘起來。 他在玩卡車, 你也玩卡車。 過一會兒, 他自然地就把你當成了遊戲玩伴, 並且會關注你這個遊戲夥伴在做什麼。 這樣, 你就有機會引導他探索新的玩法。

3.不要說“教你玩”

如果你想讓孩子嘗試新玩法, 要注意語言, 千萬不要說“我教你玩”或者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

Advertisiment
“你把火車開到門邊上去”就帶有命令的口吻, 可以嘗試著跟孩子說, 我想把車開去那邊, 你想把車開去哪裡呢?我把藍色的積木放到了火車上, 你想放什麼顏色的積木在火車上?

這樣, 孩子開心玩的同時, 又有自己選擇和思考的空間, 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

4.準備兩套玩具

在陪孩子玩的時候, 有些玩具不妨準備兩套, 比如兩輛卡車, 能拆分的玩具如積木則可以分成兩份。 這樣, 在玩的過程中, 爸爸媽媽可以用自己的那一份玩具給孩子做示範, 而不是從孩子手中“搶”玩具。

5.多玩“過家家”

孩子都非常喜歡這類遊戲, 而這種玩法, 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玩具。 比如父母在做飯的時候, 就可以給孩子拿個盤子, 拿兩個勺子, 讓他們在邊上玩炒菜的遊戲,

Advertisiment
孩子們會非常喜歡的, 他們慢慢會脫離廚房的空間, 甚至在客廳裡玩炒菜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過家家的遊戲, 是非常能夠培養孩子各方面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