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青春期的暴風驟雨你遇到過嗎?
你通常又會怎麼處理?
青春期的變化你瞭解嗎?
1、生理變化:
身體發育的最高峰時期
耐力和爆發力發展的關鍵期
心臟發育顯著, 身體各臟器功能趨向成熟
第二性征出現, 女生初潮年齡階段, 男生出現遺精
腦重接近成人水準, 神經系統的結構也已接近成年人
2、心理變化:
(1) 情感更深刻, 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
青春期情感上更深刻, 但多變而不穩定, 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 但認識問題有片面性。 對人對事有時感到很美好, 有時感到很糟糕;興趣愛好比較廣泛, 但容易見異思遷;當考試取得好成績往往沾沾自喜,
Advertisiment
這些除了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因素外, 主要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對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識的渴求、友情的尋覓、熱情的釋放、才幹的顯露等日趨迫切, 因而感情也日益豐富。 但由於受年齡、閱歷、經歷、財力等方面限制, 情感處於易變不穩定狀態。
因此要引導人對事物都要全面客觀地分析, 失敗時不要洩氣, 成功時不要驕傲;對人要多看長處, 要學會寬以待人, 嚴以律己。 遇事要有毅力, 有恒心, 逐步增強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能力, 使心理品質健康發展。
(2) 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初步發展。
青春期的孩子在觀察和評價身邊的人和事的同時,
Advertisiment
(3) 性意識的萌發。 青春期性意識常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① 異性的暫時疏遠。 青春期開始, 由於男女生理上的差別日益明顯, 男女學生會產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 從而接觸中出現了短暫的疏遠。
② 渴望瞭解性知識。 孩子們隨著自身的發育, 對第二性征的出現產生了好奇、不安, 甚至恐懼心理, 由於性知識的缺乏還會產生神秘感。 他們要求瞭解身體變化的奧秘, 這是很自然而正常的。
由於渴望瞭解性, 各種生理衛生和醫藥書成了孩子們尋找答案的對象;對文學藝術作品中愛情的描寫及其表現手法極為敏感。
Advertisiment
③對異性產生好感。 在性意識發展過程中, 青少年會產生一種彼此要求接近的需要, 產生互相吸引的心理, 表現為希望引起異性的注意和好感, 男女同學喜歡接近等。
④模仿性的“初戀”。 由於性意識的萌發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男女同學開始初步樹立自己的願望和理想, 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男女間兩種不同的感情:
一種是在共同追求理想、追求事業的基礎上建立的純真友誼;另一種則是對愛情的追求與模仿, 即所謂交異性朋友。 這種交朋友還只是一種模仿行為,
Advertisiment
以上種種表現說明,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產生性意識是一種正常、自然的現象。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由於青春初期各方面還不成熟, 要學會引導孩子善於控制自己, 更要防止社會上種種不良影響的誘惑。
3、行為表現
(1)情感張力大, 行為表現個性化。 青春期的孩子會開始探索自己是誰, 與同齡人的關係要優於家庭關係。 他們通常需要對父母保留自己的隱私, 需要探索並運用自己的力量和自主, 他們也通常會認為自己是全能的、無所不知的。
Advertisiment
(2)出現叛逆行為。 青少年的叛逆行為, 也是他們尋找自我的一種方式。 當然, 這並不代表鼓勵青少年用暴力和激烈的言辭與父母相處, 而是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渴望被尊重的心理。 幫助青少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給出建議而不代替他們決定, 説明他們得到自己所需要的, 而不是給予家長認為重要的東西。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青少年開始更關注同伴的交往和對自己的評價, 這代表他們正在發展情感的自主性。 青春期成熟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和父母情感紐帶鬆弛。 可以說青春期最痛苦的心理上的完成, 就是脫離父母的權威, 通過撤回對父母的感情, 並把感情轉向同伴來實現這個過程。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世界,不那麼依賴父母了。如果有的父母鼓勵過度依賴,補償自己孩子時代的遺憾,或者婚姻不愉快的父母試圖從孩子身上獲得情感的滿足,情感上過於依賴孩子,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情感獨立,甚至影響到成年期尋找伴侶和正常的婚姻生活。
所以,我們該充分認識到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作為家長,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尊重孩子能有效地傳遞家長的意見,幫助孩子把握成長的方向。
青春期的親子溝通
良好溝通的基礎是傾聽。這意味著我們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保持沉默,用心體會對方表達資訊中的感受、需要。
有效溝通的簡單建議:(1)避免責備(2)話語要簡單(3)避免說話(4)給出建議之前先得到孩子的允許(5)閑坐(6)用書面溝通代替口頭語交流
溝通中矛盾和衝突的處理
衝突的本質是雙方需求的矛盾。親子衝突的類型通常有:
1.命令者的角色
父母:把電視關掉,立刻回房間做功課!
孩子:關掉就關掉,有什麼稀奇!
2.法官的角色
父母:哭什麼哭,你准是又和人吵架了!
孩子:我被同學撞了,你們不分青紅皂白卻說我和別人撞了!
3.威脅者的角色
父母:下次再考這種壞成績,休想再進家門一步!
4.說教的角色
父母:告訴你多少次要帶雨傘,你看你全身都濕透了!
孩子:沒帶雨傘才清涼有勁,你們真囉唆!
5.萬事通的角色
父母:怎麼搞的!不僅字潦草,連畫都畫歪的,心該畫在中間才對!
孩子:老師明明說心臟在人體偏左的地方!
6.斥責的角色
父母:這麼簡單的數學也不會做,簡直笨的像豬!
孩子:我是笨豬,那你是笨豬的老爸,哈哈!
解決親子衝突的原則:
1、 積極關注。學會發現美,關注積極方面,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積極的一面。
2、 非批判性態度。不要帶著自己的立場、觀點;不要用對錯來反應;不要馬上就問許多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世界,不那麼依賴父母了。如果有的父母鼓勵過度依賴,補償自己孩子時代的遺憾,或者婚姻不愉快的父母試圖從孩子身上獲得情感的滿足,情感上過於依賴孩子,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情感獨立,甚至影響到成年期尋找伴侶和正常的婚姻生活。
所以,我們該充分認識到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作為家長,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尊重孩子能有效地傳遞家長的意見,幫助孩子把握成長的方向。
青春期的親子溝通
良好溝通的基礎是傾聽。這意味著我們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保持沉默,用心體會對方表達資訊中的感受、需要。
有效溝通的簡單建議:(1)避免責備(2)話語要簡單(3)避免說話(4)給出建議之前先得到孩子的允許(5)閑坐(6)用書面溝通代替口頭語交流
溝通中矛盾和衝突的處理
衝突的本質是雙方需求的矛盾。親子衝突的類型通常有:
1.命令者的角色
父母:把電視關掉,立刻回房間做功課!
孩子:關掉就關掉,有什麼稀奇!
2.法官的角色
父母:哭什麼哭,你准是又和人吵架了!
孩子:我被同學撞了,你們不分青紅皂白卻說我和別人撞了!
3.威脅者的角色
父母:下次再考這種壞成績,休想再進家門一步!
4.說教的角色
父母:告訴你多少次要帶雨傘,你看你全身都濕透了!
孩子:沒帶雨傘才清涼有勁,你們真囉唆!
5.萬事通的角色
父母:怎麼搞的!不僅字潦草,連畫都畫歪的,心該畫在中間才對!
孩子:老師明明說心臟在人體偏左的地方!
6.斥責的角色
父母:這麼簡單的數學也不會做,簡直笨的像豬!
孩子:我是笨豬,那你是笨豬的老爸,哈哈!
解決親子衝突的原則:
1、 積極關注。學會發現美,關注積極方面,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積極的一面。
2、 非批判性態度。不要帶著自己的立場、觀點;不要用對錯來反應;不要馬上就問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