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寶寶親近大自然 爸媽不妨備好6堂課

大自然, 既美好又奇幻,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自然, 必須由家長引領孩子入門, 家長要懂得隨時利用周邊的自然環境去引導孩子進入自然中。 對於嬰幼兒而言, 家長陪伴他去感受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下學習

家長不是要教孩子自然界有什麼東西, 而是要陪在孩子的身邊。 對於“陪伴”的定義, 指的是在孩子對大自然的神秘發出驚歎時, 家長只要陪伴、傾聽並與孩子一起分享, 而不是去教導孩子這是什麼東西。 李偉文表示, 家長要做的是“陪著”而不是“帶著”孩子一起玩, 和孩子站在相同的觀察點一起玩,

Advertisiment
而非指導式的教導。

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下學習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陽臺創造小生態, 家裡的擺設也不要太複雜, 在孩子認知足夠時, 甚至可以讓他養養小昆蟲。

同樣一個接觸, 大人的心態將影響小孩對自然的觀感, 要和自然做朋友, 而不是將其作為認知、研究或欺壓的物件。 家長應引導示範, 讓孩子瞭解自然是我們的朋友, 知道自然界的生物不是被操控的玩具或打發時間的物件, 這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啟發孩子對大自然的探索

興趣啟發最重要

大自然中到處都是學習的材料, 撿起樹葉排一排、比比看石頭的大小, 都可以讓寶寶從中學習科學的態度與方法。 楊曉苓指出,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 認知發展很重要。

Advertisiment
以看星星為例, 區別出哪群星星是北斗七星、哪群是仙后座對幼兒的意義不大, 但是讓他躺在夜空下看星星、告訴他星星和月亮在陪伴著他, 讓他感覺月亮就是跟著他, 大自然和他是這麼貼近, 月亮就是他的好朋友。 先培養出他對自然環境的興趣, 慢慢地他也會開始注意到月亮的陰晴圓缺, 有利於啟發他對大自然的探索。

親近自然爸媽該上的6堂課

在觀察自然的同時, 家長也應時刻檢視自己對自然的態度, 家長可以有以下的準備:

1 慎選適合幼兒能力、興趣的活動:先為孩子選擇適齡、適性的活動, 不要貪求接觸自然的多樣化, 以有接觸自然的第一手經驗為主。


孩子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2 多利用幼兒的好奇心來隨機教學。

Advertisiment

3 充分運用大自然環境, 並與時令配合:隨著四季的變換, 安排自然的活動是最適宜的。

4 善用社區自然資源:住家範圍內的公園、山水應好好利用。

5 隨時檢視自己對自然的態度:父母本身若是破壞自然或是看到昆蟲就尖叫, 小孩子看到就會馬上學起來。

6 安全與探索的平衡:辨認有毒植物、危險地點(水域)、動作、環境(尖銳物)等危險因數, 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小編總結:親近大自然能拓寬孩子的視野,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家長要教會孩子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啊。 同時也要注意, 大自然潛藏著許多危險, 家長要教孩子一些安全防備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