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陪讀是家長的“硬任務”?

[現場聲音]

家長有無“陪讀”必要

反方:家長沒必要“陪讀”孩子自立最重要

王女士的兒子John從小一開始, 班主任就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家長的“陪讀”要求, 有一本專門的“作業記錄本”, 每天由孩子帶給家長, 裡面是每天的作業清單, 不但會佈置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完成的作業, 如默寫單詞、背課文, 還要求家長每天要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 簽名確認。 王女士告訴筆者:“我屬於少數不配合的家長, 學校想培養乖寶寶, 可我要的是自立的孩子, 有主見有思想。 我幾乎不會去檢查他的作業, 除非他遇到問題主動提出需要幫助。

Advertisiment
”王女士一直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不多就行了, 升學的關鍵時候認真點就沒問題。 “以後走上社會, ‘書呆子’可沒有競爭力。 ”

正方:孩子作業繁重 “陪讀”實屬無奈

10歲的Sam在浦東新區某小學念四年級, 爸爸吳先生從Sam一年級開始, 就認真履行學校佈置的“陪讀”任務。 吳先生認為, 孩子的教育本來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配合, 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監督與幫助更是基本責任。 雖然工作很忙, 但他每天都會抽出半小時左右時間, 用於Sam的聽讀、背誦、默寫, 而數學老師佈置的課外自主練習作業, 則已全權交由吳先生自己來批閱。 曾從事教育行業多年的吳先生認為, 當下的“陪讀”現狀依然是大環境造成的, 升學壓力、教學資源的競爭,

Advertisiment
乃至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拉鋸戰, 導致“減負”依然停留在口號與表面, 無法落實。 “其實, 我們家長已經開始在承載一定的學校教育的工作, 真的感覺有點無奈。 但是每次我看到孩子那麼多的課後作業, 又會覺得, 如果我不去監督與幫助, 他獨立去完成還真有些吃力。 ”

30出頭的劉先生大學畢業後開始自己創業, 目前處於事業發展期的他表示, 平時應酬太多, 很難有時間堅持“陪讀”, 為此, 他給上二年級的女兒琪琪找了一名華師大的研究生, 週一到週五每天晚上6點到8點, 擔任琪琪的兼職陪讀, 兩個小時的課時費用60元, 為此劉先生每個月花費1200元。

[專家點評]

家、校應分工明確“陪讀”不在家長分工行列

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表示,

Advertisiment
對於學生的學習, 學校應該和家長明確分工, 而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行為規範, 比如坐姿不正確、做作業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 家長一定要擔負起教育的責任。 而對於家庭作業, 這完全屬於學科教育的範疇, 應該是老師的責任, 而不屬於家長。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過小, 不能獨立完成家長佈置的作業, 對此, 張人利表示, 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排除學習興趣和行為習慣的因素外就是老師的因素了, 說明老師佈置的作業不科學, 過多或者過難。

張人利表示, 現在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太過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了, 學校曾經做過一項調查, 發現有超過80%的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在幼稚園時期學習過英語,

Advertisiment
而這本應該屬於小學的教學任務。

尚德實驗小學校長葉翡也認為, 培養孩子的自立和自學能力很重要, 因此“陪讀”行為沒有必要。

[專家支招]

家長輔導孩子功課 可從五方面著手

首先, 要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 安靜、和諧的環境會讓孩子心靜。 如爸爸在看報, 媽媽在看書, 孩子在寫作業, 這樣一個學習的良好氛圍。

其次, 和孩子一起制訂計畫。 家長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個作息時間表, 儘管是雙休日, 也應該讓孩子養成學習、生活有條不紊的好習慣。

第三, 培養好習慣。 家長應該積極培養孩子按時做作業的良好習慣, 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幫助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逐漸培養孩子獨立做作業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 更要多花時間進行輔導。

第四, 鼓勵與檢查。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檢查作業, 可以讓孩子說說錯在哪裡, 為什麼會出現差錯, 下次應該怎麼去做?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吸取教訓, 避免今後再犯。 而不應該是説明孩子訂正錯誤。 訂正錯誤的結果是家長取代了教師, 老師沒有辦法發現孩子在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

第五, 注意分寸。 孩子做作業遇難題時, 家長可以採取分步法, 即先給予提示, 讓孩子獨自思考如何做下去, 然後再出些類似的題目, 幫助孩子加以鞏固。 還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三心二意, 就坐在旁邊“監視”, 這種心理可以理解, 但這樣“監視”卻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 反而不利於學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