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隔代教育與親子教育無法代替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 已經不得不被我們重視。 隔代教育的出現大多也是由於父母奔波于生活。 孩子就不得不交給相對比較清閒的父母了。 老人對孩子的照顧有的時候比家長還更用心。 孩子受到溺愛的程度不亞于母親。 所以孩子自私任性也很難避免了。

專家認為, 隔代教育無法替代親子教育。 這不廢話。 還冒充專家。 其實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 只不過是迫於無奈而已。 但是這種隔代教育是否應該提倡, 是否應該繼續呢?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首先說, 假若是取消隔代教育,

Advertisiment
自己親手帶孩子父母會覺為難, “工作太忙碌, 哪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呢。 ”對此, 教育界人士指出, 隔代教育不等同於失敗教育, 它也有積極成功的方面。 此外, 隔代教育若能與親子教育有效結合, 就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開展親子教育滿足了嬰幼兒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需要。 義大利幼稚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 嬰幼兒發育的主要動力為敏感力, 當敏感力產生時, 嬰幼兒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 驅使其對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 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 直到滿足內在需求。 蒙台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 有些專家則稱之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如0歲開始是語言敏感期、1-2歲是肢體發展敏感期、4-5歲是對細微事物的敏感期。

Advertisiment

家長還應該利用嬰幼兒的社會規範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 對孩子進行“社會人”的教育, 使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規範和日常禮儀, 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為孩子將來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打下基礎。

所以隔代教育也不是完全要取締的。 既然出現了這一教育形式, 那麼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我們所做的就是去完善它。 讓他發揮更優秀的作用。 而不是與社會現象作對。 況且家長在經驗方面多數還不如老人。 所以誰來教育也是各有利弊的, 所謂趨利避害是正道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