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隱瞞誇大不可取 如何準確向醫生描述寶寶病情

寶寶生病, 爸爸媽媽著急時必然的, 但是, 要儘量提醒自己不要慌張, 否則在慌亂之下, 很可能難以認真觀察寶寶的情況, 甚至做出錯誤的判斷, 採取不正確的做法。

如何向醫生描述寶寶的病情

仔細觀察才能正確描述

發燒最為常見, 媽媽要注意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燒, 燒到多少度, 採取了哪些降溫處理, 處理後體溫的變化如何。 媽媽常見的錯誤做法是摸著寶寶手心、腳心或前額發熱, 就認為發燒了, 而不用體溫表測一測。 如果寶寶咳嗽, 要注意是一聲一聲咳還是一陣一陣咳, 什麼時候咳嗽劇烈;是否有痰,

Advertisiment
是否伴有喘息、憋氣、聲音嘶啞;咳嗽發生前是否有嗆奶或吸入異物。

如果寶寶腹瀉, 注意大便的性狀和次數很重要, 要觀察大便是稀水樣的還是有較多的黏液, 有沒有膿血, 膿血是一點點還是很多;每天大便次數有多少, 每次排出是很少還是比較多;尿量是否減少, 如果減少, 大約比平時減少多少, 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還是更多。

如果寶寶發生抽搐, 在採取緊急處理(如:指壓人中)的同時, 要注意寶寶的面色是蒼白還是發紫、抽搐時表現、持續了多長時間。 總之, 對寶寶的病情觀察越細, 能提供給醫生的有效資訊越多, 越有利於診斷和治療。

不隱瞞, 也不要誇大

在醫生問診是, 媽媽首先是盡可能簡單扼要地說出寶寶最突出的症狀,

Advertisiment
然後, 在醫生一步一步詢問下, 客觀地描述寶寶的具體情況。 醫生最怕遇到喋喋不休的媽媽, 不聽醫生的文化, 只是自顧自地說個不停, 儘管說了很多話, 但很難說到點兒上, 醫生還是搞不清寶寶的病情。

第二, 要對醫生實話實說, 千萬不能隱瞞病情。 也有的媽媽認為把病情說得重一些, 更能引起醫生的重視, 因而誇大其辭, 其實這樣反而會干擾醫生的判斷, 甚至導致治療錯誤。 有些媽媽出於種種原因, 不願意說出家庭病史, 這樣也會給診療帶來困難。 其實, 媽媽應該信任醫生, 如果真的有苦衷, 可以跟醫生說清楚, 醫生會替媽媽保密。 還有些媽媽由於不相信其他醫院的化驗結果或診斷, 在此次就診時故意隱瞞就診史,

Advertisiment
不提供外院的檢查報告, 造成重複檢查, 不但增加了診斷費用, 還可能給寶寶增加痛苦, 延誤治療。

小編總結:爸媽別抱怨給醫生描述寶寶的病狀很難, 因為跟寶寶最親近的是你們。 新生兒還不會說話, 當然要靠爸媽幫忙告訴醫生哪裡痛痛。 冷靜觀察, 仔細描述, 爸媽就能協助醫生瞭解寶寶病情, 制定合適的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