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手靈活的寶寶更聰明

觀察表明, 寶寶的小手比嘴先“說話”, 嘴是寶寶認識世界的重要器官, 能表達出極其微妙的心理變化。 “心靈”與手巧是相輔相承的, 手的動作熟能生巧, 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寶寶智慧的發展。

嬰兒期手的動作發展至關重要。 因此, 父母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問:“怎樣訓練寶寶的小手呢?”

專家建議:首先應該瞭解嬰兒手的動作發展規律, 之後參照下面的建議逐月進行訓練。

出生1個月的新生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緊緊攥著兩隻前頭, 一副好鬥的小模樣。 當您用手指去“騷擾”時, 他立即產生抓握反射,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領。

Advertisiment
這時, 爸爸媽媽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手指, 刺激他手部皮膚的感覺, 以此開始您的訓練計畫。

2個月的寶寶

寶寶的小手開始鬆開了, 雖然有時也會伸展手指, 但僅僅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 您可以在上個月的基礎上, 繼續按摩寶寶的小手, 從指尖到手腕, 之後輕柔地屈伸每個手指。 還可以訓練他的小手張開握住您的食指, 抽出來再放進去, 如此重複幾次。

3-4個月的寶寶

寶寶的小手大有長進, 喜歡撫摸一切摸得到的東西。 無論您把什麼東西放在他的手邊, 他都要用手摸一摸, 而且常饒有興致地玩弄自己的一雙小手。 起初這只是一些無意的撫摸動作, 眼睛並不看著手的動作, 也不會主動伸手去拿看到的東西, 這說明寶寶這時眼和手的動作還不能協調。

Advertisiment
隨著這些動作的實踐, 寶寶逐漸把看到的東西與手的運動聯繫起來, 產生了有意的抓握動作, 這就是他最簡單的認識活動。

當然, 這時的寶寶還沒有掌握抓握的技巧, 手常常伸過了要抓的物體, 東西也常常拿不穩, 還不能用指頭活動, 只會用整個手掌彎起來一把抓, 動作十分笨拙。 這一時期, 父母應該準備一些簡單的玩具, 誘導寶寶伸手去拿, 刺激他養成“見到東西就伸手”的進取精神。

5-6個月的寶寶

寶寶眼和手的動作已基本協調, 能隨意抓取周圍的東西, 雖然還不是手指的動作, 但畢竟是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來抓。 這時您可以訓練他有目的地抓取桌上的玩具, 並搖晃、敲打。

Advertisiment
也可以準備一些有彈性的橡皮玩具讓他隨意抓捏, 喂水時, 還可以訓練他雙手扶握奶瓶。

7-8個月的寶寶

此時的寶寶更加能幹, 能將手中的玩具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 來回玩個不停, 並且喜歡不厭其煩地用手裡的玩具敲打桌面, 很讓父母頭疼, 還能同時拿兩件東西。 過去, 當他手裡已經拿了一個玩具, 再給他一個時, 他就會像猴子掰玉米似地棄舊迎新。 現在則不同了, 他能夠用雙手同時拿兩個玩具。 在抓握技巧上, 他已經初步掌握了人手的抓握特點, 拇指能與其他四指相對, 像把小鉗子似的, 並學會用指尖取物。 在這兩個月中, 您要因勢利導, 教寶寶學會撕紙、滾球、拍手、招手、握手以及用手指取小糖球等動作。

9-10個月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寶寶會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 尤其喜歡將小的顆粒放入瓶子裡, 倒出, 再放入。 這時應加強看護, 防止寶寶將鈕扣和一些豆類物品塞進鼻子或耳朵裡的意外發生。

寶寶還學會用手勢代替語言, 當問及:“媽媽在哪”一類問題時, 他不僅會用眼睛看, 而且還會用手去指。 這時的寶寶更加淘氣, 並且學會了開抽屜, 常常擾得您“家無寧日”。 根據這些物點, 您可以引導寶寶學習剝糖紙, 逐漸增強他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11-12個月的寶寶

他的雙手已經能活動自如額。 可以同時做不同的動作, 如一只手拿存錢罐, 另一隻手把硬幣放進去。 其指尖的靈巧程度也進一步提高, 能把盒蓋打開, 喜歡將手指伸入瓶子裡探險, 會用鉛笑聲到處亂畫。

Advertisiment
這時, 可以訓練寶寶搭積木、用蠟筆塗鴉“作畫”、翻圖畫書等。

經過一年的漸進性訓練, 寶寶手動作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為今後的活動和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也促進了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這在其心理的發展中已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