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職爸媽教育寶寶該如何是好

現代社會, 雙職的家庭占了絕大多數, 更多的爸媽在職場中拼搏, 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該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以讓有寶寶的家庭更為和諧呢?
夫妻雙方均在外工作的家庭普遍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如何把自己蛻變成內外兼顧的千手觀音呢?以下就三方面來談現代新爸新媽在心理及行為上的調試。
SMART DADY
1、教育寶寶義不容辭
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犯下持刀勒索的案子而被捕, 氣急敗壞的爸爸在聞訊後沖到警察局, 滿臉痛苦地說:“我不停地工作,

Advertisiment
不停地賺錢, 買給你所有的東西, 結果你竟然還犯下這樣的大錯!告訴我, 你究竟要什麼?!”孩子幽幽地回答說:“你!”
事實上, 很多少年犯罪的發生, 都是由於家中缺少一位堅強而又有威信的父親。 現代的爸爸們不可以僅僅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賺錢養家的男人”、“一部工作的機器”, 而應該盡可能地每天和寶寶有心靈上的溝通、語言上的交流, 並且要努力成為寶寶成長過程中認可與模仿的對象哦。
2、男一定主外, 女一定主內?
這種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 或者“嚴父慈母”的刻板角色早已演到發黴了, 現在, 我們更注重的, 是要看爸爸媽媽兩人個性的協調、配合, 雙方取長補短, 才能發揮彼此雙性角色的能力。
大家總覺得教育、引導寶寶的學習、認知這都應該是媽媽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是媽媽該擔當的責任, 但是就某些家庭而言, 其實是爸爸更加適合扮演這個角色, 承擔這項工作哦。
3、來幫家裡分擔些家務吧
提到做家務, 似乎腦袋裡冒出來的盡是媽媽們的頭像, 媽媽理所應當地包攬全家大大小小的家務活嗎?爸爸們就該那麼心安理得地過“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大少爺日子嗎?不是的哦!在雙職家庭中的爸爸們一定要學會分擔家務活, 否則累壞了媽媽們, 不僅自己吃虧, 還會連帶地使整個家庭受累, 不想得不償失的話, 還是放下大男人的尊嚴與清高吧!
例如, 早上一般會是比較忙碌的, 爸爸媽媽們都要趕著時間上班, 還要負責寶寶的起床、盥洗。 這個時候,
Advertisiment
可以由爸爸來負責安排全家的早餐, 由媽媽來負責寶寶的起床、盥洗;晚上下班後, 媽媽在廚房做菜時, 爸爸就可以和寶寶一起做親子遊戲、洗澡;吃完晚飯後, 爸爸也可以和媽媽一同收拾。 爸爸分擔家務的活並不多, 關鍵還是要看是否能轉變自己的觀念。
要知道, 小小的分擔能給媽媽帶來數倍的快樂, 讓另一半深受感動而變得更溫柔更體貼, 爸爸們何樂而不為呢?
4、提供最新的資訊給全家
男與女先天上就有些實質的差異, 一般來說, 男性接觸面廣, 思路比較活, 比較會執行;女性思考比較縝密, 比較安靜, 愛幻想不易化作實際行動。 因此, 寶寶需要爸爸寬廣面的引領, 在安全許可的範圍內, 放手讓寶寶親自體驗, 例如:陪寶寶鍛煉,
Advertisiment
以強身健體;帶寶寶旅遊, 以拓寬視野;陪寶寶面對挫折, 以堅忍毅力;陪寶寶分享快樂, 以堅定自信等, 這些光靠媽媽單方面教導是不夠的, 還需要爸爸們的配合, 盡力地吸收新知, 內化成寶寶能夠接受的, 再提供給寶寶。
SMART MOMMY
1、價值觀念改改改
先請媽媽們捫心自問:我, 為什麼要結婚生子?是因為別人都這麼做?是為了躲避寂寞?是為了給長輩們交差?還是有別的其他理由?如果對自己本身結婚生子的動機都不清楚, 那將是很可怕的事。 因為如此一來, 你就無法制訂明確的人生規劃, 連帶地對寶寶也將會用人云亦云的態度來敷衍, 而不會全身心地投注心血去教養, 那豈不是對寶寶不

負責任?
如果媽媽確定自己是真心地愛著寶寶,

Advertisiment
那就得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犧牲, 多花時間在寶寶身上, 陪他一起成長, 儘量少去無謂的應酬, 少逛不必要的街, 有空的時候, 多汲取育兒方面的知識等等。
2、重視相處的方式
愛之深則責之切, 這種愛會讓寶寶因常受責駡而產生疏遠感甚至逃避的念頭, 導致親子之間的鴻溝日益加深。 媽媽應調整好心態, 每天彈性地撥出一段時間和寶寶共處, 多進行有助心靈交集的活動。
愛, 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巧, 因此, 媽媽要動動腦, 讓家人相處的時間變成一天中最最輕鬆、溫暖和快樂的時光。
3、生活有滋有潤有效率
媽媽們不是機器, 我們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體力, 配合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和工作量, 做出最有效率的生活規劃表。 之前曾說過,家務活可以由爸爸適當分擔些,另外,別對自己的要求提得過高,比如說適當降低對窗戶透明度的標準、請鐘點工按時清潔,都可以減少體力的透支。用微波爐替代煎炸烤煮、用牛奶麵包代替粥;每週的日用品和蔬菜水果可以利用周日到超市一次性買回家;還可以在一星期中抽出固定的一天或兩天,全家在外用餐,把在外的進餐變成全家人談天說笑的時段,是不是會更好呢?
4、小小空間DIY
現代媽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著複雜的挑戰,所以,不但在時間安排上需要規劃,在空間安排上也同樣需要規劃。一般家中的格局會有客廳、臥室、餐廳、廚房、洗手間,儘量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塊獨立的空間,哪怕是一個角落,放置自己最喜歡的物品,就成為了心靈沉思與寄託的小天地啦,這樣才能在家中找到自己的一塊天空,而不致變成只是為了爸爸和寶寶而活。
SMART CONCEPT
1、身體的照顧
均衡的營養:寶寶的正餐從一歲多開始,每頓都應該維持魚、肉、綠葉蔬菜、水果等均衡攝取原則,早晚可以分別再喝250毫升牛奶,三餐間儘量不吃零食。
定時定量的運動: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做寶寶力所能及的運動,可以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比如說:“小兔蹦蹦跳”、“烏龜爬行比賽”等,要持之以恆哦,這樣才能培養出強健的身體。
規律的作息:每天保證寶寶10個小時的睡眠是必要的(晚9點至早7點),中午2個小時午睡,可以充分調節寶寶的體力,休息得足夠,自然就有好精神啦。
2、資源的供應
可操作的資源:寶寶平時玩的玩具肯定有很多,除此之外,那些不固定形式的操作性資源更能激發寶寶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哦,比如說:水、橡皮泥、積木、畫圖工具、米粒等等。
書與音帶的資源:書的內容包羅萬象,有語言類的、數學類的、藝術類的、自然類的等等,寶寶是否都有?如果有,爸爸媽媽又是如何引導寶寶閱讀的?有沒有分配出一個親子共讀的時光呢?閱讀後,是否有持續的指導延伸?
音樂、藝術的資源:把寶寶看過、聽過的音樂帶、電視片名等列成表格,並加以分析和歸納,瞭解寶寶是否會有偏好?只要節目適合,大劇院、音樂廳等也是寶寶們接受薰陶的良好環境,長此以往,寶寶的氣質風範自然高雅不俗。
3、心智的成長
放手學習:有的爸媽對於寶寶的生活起居喜歡全包,統統一手攬掉,其實諸如吃飯、洗澡、穿脫衣物、收拾玩具等等瑣碎的小事,完全可以丟給寶寶自己去嘗試完成,千萬不能嫌寶寶動作慢或做得不夠到位而否定他的所為,剝奪寶寶學習的機會。以鼓勵與讚美來支持寶寶的每一步成長,將會使寶寶發展得更有自信。
求取和諧

:當夫妻雙方發生衝突的時候,彼此應該用寬容與接納的態度對待,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養育出健康、自在、自信、快樂的寶寶,也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讓寶寶的成長更悠然自在,更加茁壯!
文/陳玉丹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社提供

之前曾說過,家務活可以由爸爸適當分擔些,另外,別對自己的要求提得過高,比如說適當降低對窗戶透明度的標準、請鐘點工按時清潔,都可以減少體力的透支。用微波爐替代煎炸烤煮、用牛奶麵包代替粥;每週的日用品和蔬菜水果可以利用周日到超市一次性買回家;還可以在一星期中抽出固定的一天或兩天,全家在外用餐,把在外的進餐變成全家人談天說笑的時段,是不是會更好呢?
4、小小空間DIY
現代媽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著複雜的挑戰,所以,不但在時間安排上需要規劃,在空間安排上也同樣需要規劃。一般家中的格局會有客廳、臥室、餐廳、廚房、洗手間,儘量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塊獨立的空間,哪怕是一個角落,放置自己最喜歡的物品,就成為了心靈沉思與寄託的小天地啦,這樣才能在家中找到自己的一塊天空,而不致變成只是為了爸爸和寶寶而活。
SMART CONCEPT
1、身體的照顧
均衡的營養:寶寶的正餐從一歲多開始,每頓都應該維持魚、肉、綠葉蔬菜、水果等均衡攝取原則,早晚可以分別再喝250毫升牛奶,三餐間儘量不吃零食。
定時定量的運動: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做寶寶力所能及的運動,可以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比如說:“小兔蹦蹦跳”、“烏龜爬行比賽”等,要持之以恆哦,這樣才能培養出強健的身體。
規律的作息:每天保證寶寶10個小時的睡眠是必要的(晚9點至早7點),中午2個小時午睡,可以充分調節寶寶的體力,休息得足夠,自然就有好精神啦。
2、資源的供應
可操作的資源:寶寶平時玩的玩具肯定有很多,除此之外,那些不固定形式的操作性資源更能激發寶寶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哦,比如說:水、橡皮泥、積木、畫圖工具、米粒等等。
書與音帶的資源:書的內容包羅萬象,有語言類的、數學類的、藝術類的、自然類的等等,寶寶是否都有?如果有,爸爸媽媽又是如何引導寶寶閱讀的?有沒有分配出一個親子共讀的時光呢?閱讀後,是否有持續的指導延伸?
音樂、藝術的資源:把寶寶看過、聽過的音樂帶、電視片名等列成表格,並加以分析和歸納,瞭解寶寶是否會有偏好?只要節目適合,大劇院、音樂廳等也是寶寶們接受薰陶的良好環境,長此以往,寶寶的氣質風範自然高雅不俗。
3、心智的成長
放手學習:有的爸媽對於寶寶的生活起居喜歡全包,統統一手攬掉,其實諸如吃飯、洗澡、穿脫衣物、收拾玩具等等瑣碎的小事,完全可以丟給寶寶自己去嘗試完成,千萬不能嫌寶寶動作慢或做得不夠到位而否定他的所為,剝奪寶寶學習的機會。以鼓勵與讚美來支持寶寶的每一步成長,將會使寶寶發展得更有自信。
求取和諧

:當夫妻雙方發生衝突的時候,彼此應該用寬容與接納的態度對待,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養育出健康、自在、自信、快樂的寶寶,也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讓寶寶的成長更悠然自在,更加茁壯!
文/陳玉丹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社提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