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薪父母——不要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

父母雙雙工作時, 陪伴孩子的時間總是有限的。 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時間絕對是不足的, 孩子無法滿足于這短暫的時間, 因此不願意和媽媽分開。 時間所引起的不足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不願意分開的行為, 這就是分離焦慮。 但是, 大多數父母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不黏父母, 而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 “這孩子怎麼這樣”。 無論如何對孩子解釋要去上班, 孩子只是哭不願意和媽媽分開, 而父母心裡也難過得要命, 又著急又心疼, 就會大聲訓斥孩子。 如果孩子年齡小的話父母還可以理解, 但如果到了上幼稚園或是上學的年齡仍然不願和父母分開的話,

Advertisiment
父母會覺得難以理解。 但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 因為時間的不足, 和父母沒有形成充分的依戀(親密感、信任)關係, 所以行為上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分離焦慮其實是孩子內在情感空虛的外在表現。

父母雙雙上班,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由於與父母相處時間的不足, 如果父母不多花費心思的話, 孩子就有可能產生精神上的饑餓感。

雖然父母們對這樣的問題是認可的, 但是在解決問題的態度上, 卻希望孩子能自覺改正。

有的父母會訓斥孩子, 也有的父母會做和孩子分開的練習, 以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 很多分離焦慮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和父母分開,

Advertisiment
而父母卻急於催促孩子造成的。 如同孩子餓了父母一定會為孩子準備食物一樣, 對於孩子的精神饑餓, 父母應給予同樣的重視, 只要有時間就應該多和孩子在一起。 和孩子在一起時應儘量不讓孩子離開自己身邊, 使孩子安心。 例如, 可以和孩子一起睡覺, 出去倒垃圾時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 等等。 在家時要保證始終讓自己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 如果想把孩子分開, 問題會更加嚴重。 這並不是沒培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而是孩子情感上的不足所引發的問題。

分離焦慮有時會使孩子內心產生對外部世界的不信任感。 孩子會反復地衡量。 如果經過很長的時間後覺得足以信任時, 才會有打開心門的跡象。 所以孩子會故意表現出對外部情況的攻擊性或是反抗的態度,

Advertisiment
以衡量他人是否真正接受自己。 如果是由於父母雙雙工作而引起的, 那麼就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父母應認可並接受這樣的現實。

身體上的饑餓可以用食物來填補解決, 但是如果饑餓持續了很久的話, 會出現營養失調, 就需要進行醫學上的治療。 同樣, 如果孩子表現出的分離焦慮次數較多, 持續時間較長, 那麼也需要通過醫學上的治療來解決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