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難以啟齒的痛 准媽媽談孕期痔瘡

門診時, 有時會聽到孕婦說:“醫師, 我最近肛門常會有刺痛的感覺, 上大號時更明顯, 同時也不是很順暢, 怎麼辦呢?會影響到寶寶嗎”或是“醫師, 我上完大號擦拭時好像有出血, 是不是痔瘡呢?”通常, 孕婦若有便血和肛門疼痛的症狀時, 很可能是因懷孕引發痔瘡, 痔瘡並不是大病, 但因為社會習俗的關係, 總讓孕婦難以啟齒……

瞭解痔瘡成因

痔瘡的本質是由於肛門靜脈叢曲張形成的腫脹, 凡是會影響肛門靜脈血液回流的因素都會造成痔瘡。 孕婦由於子宮增大造成對直腸的壓迫(子宮的正後方就是直腸),

Advertisiment
直接影響直腸的蠕動產生便秘的現象, 同時也造成直腸靜脈的壓迫而使肛門靜脈叢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礙。

另外, 由於孕婦的血液量增加造成靜脈血流量增加, 以及懷孕時期內分泌的變化使得骨盆韌帶變得較為鬆弛, 造成肛門靜脈易於被過度拉扯而損壞造成痔瘡。

因為上述因素互相加成, 使得孕婦成為痔瘡的好發族群。 若孕婦在孕前就有痔瘡或曾經有過痔瘡, 懷孕之後本來的痔瘡會惡化, 已治療好的痔瘡再復發的機會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根據統計, 約有1/4到1/3的孕婦在懷孕過程中飽受痔瘡困擾, 孕婦出現有症狀的痔瘡機會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痔瘡常見的症狀包括肛門疼痛和肛門出血, 其他如肛門周圍皮膚搔癢感或刺激感和裡急後重(一直有解不乾淨的便意感,

Advertisiment
但又解不出來的感覺)也是痔瘡會有的症狀。 孕婦若發生出血狀況最好找醫師診治, 因為即便是已有痔瘡的孕婦也不見得是痔瘡出血, 有可能是產前異常陰☆禁☆道出血, 建議就醫區分清楚, 才能做相對應的處置。

孕期痔瘡 居家自我照護

如果已經有痔瘡了, 應該怎麼處理?懷孕期間痔瘡的治療方式和一般人的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要注意的是, 懷孕期間治療應以生活方式改變及飲食調整為主。

溫水坐浴+冰敷

肛門疼痛的緩解是以溫水坐浴為主(水溫攝氏40~50℃, 坐浴約10分鐘), 每日坐浴次數沒有特別限制, 另外在坐浴之後可以考慮使用冰敷, 冰敷可以引起局部皮膚及血管收縮,

Advertisiment
對痔瘡的治療亦有幫助, 但冰敷時要注意, 不要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 而是用冰敷袋或毛巾包裹後再使用。

飲食均衡 坐息正常

生活方式方面則是要避免久站及久坐、正常作息、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飲食上則要多攝取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充分飲水, 必要時可以服用軟便劑, 這些都能有效減緩痔瘡的症狀。

局部藥物治療輔助

若以上的治療方式效果不彰時, 另外可以使用局部的藥物治療為輔, 至於硬化劑治療、冷凍治療、手術治療等侵入性的治療一般不予考慮, 除非是在保守治療超過1個月以上, 症狀都無法緩解, 或是已經形成血栓時才採用。

預防重於治療

雖然說孕婦本身就是罹患痔瘡的高危險群, 但是預防還是重於治療!其實預防痔瘡的方式和上述的生活改變和飲食調整很類似,

Advertisiment
主要原則是減輕會妨礙肛門靜脈回流的因素。

高纖+充足水份

便秘會導致直腸靜脈在排便時因過度用力而更受到壓迫, 而過硬的糞便是便秘的主因。 所以, 平日應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注意水分攝取量要夠, 才能避免產生過硬的糞便。

舒緩腿部靜脈曲張

正常的生活作息與適度的運動, 避免久站及久坐, 夜晚睡眠時亦可把足部及小腿略為墊高, 可以改善靜脈的回流, 減少痔瘡發生的機會, 同時也可以避免或減緩腿部的靜脈曲張, 一舉兩得。

缺鐵性貧血易便秘

若還是不能有效解決便秘, 則可使用軟便劑。 另外要注意有無貧血的現象,

Advertisiment
若患有貧血要補充鐵劑(孕婦每日鐵質的需求量約為孕前3倍, 或27毫克), 因為缺鐵性貧血亦會造成腸胃蠕動不良而造成便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