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太平洋上,
有個可愛島,
島上有座高山,
叫瓦拉拉山,
山的南邊和北邊各有一座城市。
北邊的太陽城藍天白雲,
椰林樹影,
水清沙白,
美麗極了,
每年都有來自全世界的無數遊客去那度假。
南邊的寶石城就慘了,
雖然只隔了一座山,
卻很少有人去。
因為,
那一年12個月,
只有半個月不下雨,
夏天雨大的時候,
還動不動就把整個城市淹了,
只能趟著水出門。
所以,
人們都叫那“雨城”,
提起來就會搖頭感慨:世界上怎麼還有這種鬼地?住那的人怎麼也不搬家?
其實,
雨城的歷史比太陽城還長呢,
那的人勤勞、有毅力,
Advertisiment
雨城裡有個叫本傑明的年輕人, 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 從小就下定決心, 要讓雨城跟太陽城一樣受人歡迎。 於是, 上學的時候, 他就學了好多天氣、地理、建築的知識, 工作以後, 又一邊考察雨城的情況, 一邊研究對付下雨的辦法。
40歲那年, 本傑明研究得差不多了, 就參加了市長競選。 在電視上, 他向全雨城的人承諾:他會讓雨城跟太陽城一樣受歡迎。 很多人都覺得本傑明不是瘋子就是騙子, 為了當市長吹這麼大牛, 也不怕閃了舌頭!可還是有不少人被本傑明的熱情打動了, 投票選了他,
Advertisiment
成為市長以後, 本傑明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地道。 每年夏天, 雨城都會下很大的雨, 雨水流不出去, 就會把城市淹了, 除了泡壞東西, 還弄得哪都髒兮兮的, 這樣的城市誰願意來啊?所以, 本傑明決定, 在雨城地底下建一個又大又結實的下水道。
這是個龐大的工程, 頭幾年, 效果不顯眼, 本傑明沒少挨駡。 雨城人都說, 市長不幹活, 跟只鼴鼠似的, 整天就知道打地洞, 打好地洞天上就不下雨啦?好多報紙還專門開了漫畫專欄嘲笑本傑明呢。
但過了幾年, 挖地洞的效果就顯出來了, 夏天, 雨城被水淹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8年後, 下水道完工的時候, 再大的雨也淹不了雨城了。
Advertisiment
那年, 正好趕上重選市長, 毫無疑問, 本傑明連任了。
自從城市不泡水了, 雨城人就很少有搬去太陽城住的了。 但怎麼才能讓人願意來雨城玩呢?本傑明請了很多專家出主意, 又開了無數會議, 跟顧問、議員、教授、普通市民, 討論專家們的意見。 最後, 本傑明決定實行“綠色海綿計畫”。
綠色海綿就是植物, 雨城經常下雨, 植物肯定長得又快又好, 不但能讓城市更漂亮, 空氣也會更新鮮。 而且, 花草樹木都很能吸水, 乾淨的水滲到地下,
Advertisiment
綠色海綿計畫又實行了8年。 8年後, 雨城已經變得跟座大花園似的了, 到處都是草坪、花圃、小樹林。 除了走汽車的大馬路, 好多人行道都變成了草地, 植物做的雕塑隨處可見, 家家戶戶的屋頂都鋪了苔蘚, 毛茸茸的, 可愛極了。 現在, 雨城也叫綠城了, 每年有不少遊客來呢。 結果, 這次重選市長, 本傑明又連任了。
這是本傑明最後一次當選市長了, 因為, 按照法律, 一個人最多連任兩次。 現在, 不用他張羅, 雨城人自己就會組織各種機構、開各種會議, 討論吸引更多人來雨城的辦法了。
本傑明連任市長沒幾天, 副市長就領著一個小夥子來了他的辦公室, 說是, 這年輕人有辦法讓雨城跟太陽城一樣受歡迎。
Advertisiment
原來, 這小夥子是個音樂家, 他想在雨城所有房子的外面都裝上喇叭、銅管形狀的下水管。 這樣, 下雨的時候, 雨水打在不同的樂器上, 流過不同形狀的管子, 就會演奏出不同的音樂。 如果下水管做得巧妙, 那穿過街道、廣場, 就會像在聽一場流動的音樂會。
8年後, 本傑明退休了。 現在, 雨城已經變得跟太陽城一樣受歡迎了, 每天都有大批遊客從世界各地趕來, 聽雨水演奏的音樂會, 雨城又有了一個新名字——天籟之都。
退休後的本傑明做起了義務導遊, 當然, 他是全城最受歡迎的明星導遊。 如果你去雨城旅遊, 沒准還能碰上他呢!
本文創作靈感來自德國城市德累斯頓Neustadt Kunsthofpassage藝術社區的建築。 雕塑家Annette Paul、設計師Christoph Rossner和Andre Tempel讓排水管變成了樂器,本文所用圖片即為他們的作品。 雕塑家Annette Paul、設計師Christoph Rossner和Andre Tempel讓排水管變成了樂器,本文所用圖片即為他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