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零歲幼兒右腦啟發

國外很多嬰幼兒發展研究顯示, 人腦左右半球在學習語言、接收音樂及思考問題方面, 有著“男左女右”的傾向, 更需左右協調, 才能完美演出。  
大腦高階功能是“男左女右”嗎?丁綺文解釋, 並非男人左腦發達, 女人右腦發達之意, 而是無論男女兩性的大腦, 從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理學的研究得知, 左腦主司邏輯、分析、抽象、數理及語言等功能, 偏向男性特質, 也可說“理性的左腦”。 右腦則主司空間、情緒、影像、感官等功能, 偏向女性特質, 也可說是“感性的右腦”。 所以正常的人腦, 融合理性與感性思維, 豈不是兩性共治嗎? 
如何以“雙聽實驗”來說明左右大腦的不同?丁綺文說明,
Advertisiment
作法是將兩種不同的聲音, 經由耳機同時傳入左右耳, 結果發現如果聲音是兩句不同的說話, 那麼右耳會聽得比較清楚, 而且記得比較久。 相對的, 如果聲音是音樂, 那麼傳入左耳的會聽得比較清楚。 因為左耳聽神經通往右腦, 右耳則由左腦掌管, 因此證明左腦管語言, 右腦主管音樂, 專長不同。  
右腦是相輔相成的嗎?丁綺文舉出人類的語言發展來說明, 大腦的左右協調, 兩性共治是如何運作的。 嬰兒剛出生時, 左右腦不分工, 一起處理。 此階段如果單側腦受傷, 另一側會代償, 爭取主控權。 當腦部發育逐漸分化成熟, 左半球專長的是文法和字彙, 表達意思絕無問題,
Advertisiment
但是如果右腦受傷, 說話會音調平平, 非常呆板無趣。 為什麼呢?因為右半球負責替語言潤色, 它擅長社會性的語言表達, 例如說故事, 講笑話, 使音調出現抑揚頓挫。 沒有右腦襄助, 人類說話將像機器人。  
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為何?丁綺文醫師說, 零至六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初生嬰兒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和大小, 和成人相同, 腦重量卻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強。 嬰幼兒期快速發展, 六歲時達到成人的90%, 這期間增加的重量, 主要是神經細胞的樹突和細胞間的連結。 這些連結受到外界環境刺激的引導, 使腦質各部精密分工和合作。 這就是為什麼近年的嬰兒研究如此蓬勃且受到重視。 因為我們都希望下一代更強, 這些研究可以指引我們何時開始教育,
Advertisiment
採用什麼方式, 效果最好。  
最後丁綺文主任提醒大家, 對大多數慣用右手的人們而言, 左腦是較常被操練的。 以往重視認知能力的幼稚教育模式, 恐怕也造成左腦功能向上提升, 右腦功能向下壓抑的結果。 新的幼稚教育觀念, 從零歲開始, 提供多元多向度的學習情境, 讓幼兒均衡的, 自然的發展。 父母親不需要過度重視幼兒說話認字的能力, 而要增加體能活動和音樂薰陶的比重, 相信這樣的觀念培育出來的, 將是潛能發揮, 創意提升的資優下一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