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子早教要當心 寓教於樂誤區多

“快幫幫我吧!我家崽崽自從看到我的手機有很多好玩的遊戲之後, 每天都吵著要玩, 不給她就哭, 一玩起來至少半小時, 還不許大人拿走, 我真擔心會不會對她的視力和智力有影響!” 很多年輕媽媽跟我訴苦並求助。 其實許多壞習慣都是大人造成的, 電子早教要當心。

曾簡單地做了個小調查, 在周圍有學齡前兒童的爸爸媽媽那裡得到了一些資料。 主題是關於是否贊成給寶寶使用電子產品以及原因。 得到的答案中幾乎所有爸媽都不反對給寶寶使用電子產品。 其贊同的原因主要有:1、可以當成早教工具來使用;2、認為培養寶寶自處的習慣是必要的,

Advertisiment
這也是一個培養他們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好辦法;3、爸媽有時想自己休息一下, 扔一個手機或者iPad給他/她, 或者給他們打開電腦(電視)看看光碟, 就可以代替自己陪孩子一會, 寶寶開心大人省心, 沒什麼不好的。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沒有強烈地反對自己的寶寶接觸電子產品。 寶寶們利用這些產品確實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樂趣, 並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父母成為寶寶們的新型玩具。 可任何事有利必有弊, 媽媽們之所以對此產生焦慮和擔憂, 正是由於電子產品給小孩帶來的影響甚至危害並不少。

生理上主要影響孩子視力, 學齡前兒童的視網膜發育還沒完全成熟, 如果長時間盯著電子螢幕,

Advertisiment
對視力影響相當大, 過早需要帶上眼鏡;影響孩子骨骼發育, 經常玩電子產品的小孩長時間低頭容易過早的得頸椎病, 現如今, 頸椎病發生越來越低齡化;影響孩子體質, 長時間坐著不動, 缺乏必要的鍛煉, 機體抵抗力下降, 容易感冒生病;影響手指協調性, 手指功能弱化, 現在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通常只需要一兩根手指便能操作, 十指協調性操作就會明顯變弱;從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講, 嬰幼兒時期是感知運動時期, 主要的智力發展是在感知和運動的發展上, 也就是孩子通過切實的摸爬滾打和現實世界的接觸互動來促進心理發展。 孩子們沉浸在這些電子產品遊戲中時, 任憑大人叫也不理,
Advertisiment
容易造成交流障礙, 甚至變得膽小怯懦, 語言溝通能力也容易下降。 長期讓孩子們處於電子螢幕的刺激當中容易削弱他們體驗真實世界的能力, 其實孩子的大腦需要在真實的環境下才能健康發育。

如何杜絕其危害呢, 那就是作為父母需要用心地陪伴孩子, 多進行互動遊戲, 讓他們知道還有很多事物和遊戲遠比電腦或手機更有趣。 一定要讓孩子們多接觸大自然, 多帶他們去郊外、公園、鄉村, 讓他們去看去聽去觸摸真實的動物和植物以及自然界的一切, 讓孩子們在自然中體會到電子產品所沒有的樂趣, 從而弱化他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更要瞭解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 要共同參與並積極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Advertisiment
讓他們對自己的閒置時間有更多選擇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