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給寶寶檢查腎臟嗎_寶寶需要檢查腎臟

養生之道網導讀:

兒科意思認為, 寶寶需要檢查腎臟。 在嬰兒3~6個月的時候進行一次腎部體檢, 做個B超, 以便及早發現問題的苗頭。 由於腎臟有代償功能, 一側腎臟出現問題後, 另一側的腎臟會接替其工作。 寶寶需要檢查腎臟嗎?

Advertisiment

一、為什麼要檢查腎

1、及時發現和治療誘發腎臟損害的疾病:

(1)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 若患這些疾病1~3周發現眼瞼或面部浮腫, 應立即化驗小便並追蹤其變化。

(2)患有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應追蹤小便的變化。

(3)患皮膚感染性疾病如癤腫、膿泡瘡等, 應觀察小便有無改變。

2、注意全身疾病對腎臟的損害: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等, 應定期化驗小便, 早期發現腎損害, 早期治療, 以避免進展到嚴重腎臟損害。

3、注意飲食的規律和合理性, 切勿暴飲暴食, 隨著年齡增加還須節制飲食, 切忌過飽。

Advertisiment

4、注意慎重用藥, 特別是在使用抗生素時, 應遵醫囑, 特別是已經診斷了有腎臟疾病的患者, 儘量避免使用可能損害腎臟的藥物。

二、需給寶寶檢查

兒科專家建議, 在嬰兒3~6個月的時候進行一次腎部體檢, 做個B超, 以便及早發現問題的苗頭。 因為B超對兒童並沒有不良的影響, 特別是對於有腎病風險的“高危寶寶”, 如在懷孕時就發現胎兒腎臟發育不好, 最好在孩子半歲內不要省略腎臟B超檢查。

由於腎臟有代償功能, 一側腎臟出現問題後, 另一側的腎臟會接替其工作, 兒童的腎臟疾病, 如先天性腎積水, 發病時症狀並不明顯。 而且孩子太小, 表達能力有限, 即使出現小便顏色改變, 腰疼等症狀, 也往往說不清楚, 要是趕上家長再粗心一些,

Advertisiment
很容易忽視。

因此, 除了孩子定期的體檢, 家長要格外細心觀察孩子的尿色、尿線的粗細、排尿時是否流暢, 如果寶寶排尿時經常哭鬧, 或總是用手抓撓腰部, 可能腰疼, 最好去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即使是查出兒童腎臟疾病, 家長不要過於恐慌。 像先天性腎積水, 可以等孩子長長看能否吸收, 在孩子2歲前根據腎積水的程度定期進行隨訪, 大約有60%~70%的患兒腎積水能夠吸收。

三、寶寶腎積水的病兆

腎積水患者在發生症狀之前完全沒有預兆, 外表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樣, 也許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 患者在年紀小的時候還看不出它的影響, 這是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 身體要排泄的廢物不多, 即使腎臟有相當程度的損壞都還夠用,

Advertisiment
但是到了青春期因為身體急速成長, 需要排泄的廢物就比較多, 受傷的腎臟可能導致高血壓、貧血, 或慢性的腎臟病, 甚至腎衰竭。

1、輸尿管阻塞:這是造成腎臟積水常見的疾病, 原因就是輸尿管的一小段發生狹窄而引起阻塞, 導致腎臟中的尿液不易流至膀胱, 停滯在腎臟。 通常只要將輸尿管狹窄的一段切除, 再重新接起來, 讓輸尿管保持通暢, 就可以改善腎積水的情形。

2、尿液逆流:在正常的情況下, 尿液是從腎臟經由輸尿管到達膀胱, 然後排出體外;尿液逆流就是尿液從膀胱倒灌回輸尿管, 甚至回流到腎臟的一種不正常現象。 此時, 腎臟同時會有準備流到膀胱的尿液, 以及從膀胱倒流回來的尿液,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腎臟 的水份就會太多, 造成腎積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