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品德不良的學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及早發現品德不良學 生,
重視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工作,
不僅關係到這些孩子自身的成長和前途,
而且對整個社會風氣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教師在瞭解學生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的同時,
要掌握他們心理矛盾和轉化不良品德的教育規律與方向。
青少年兒童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
筆者經過這幾年的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和實際深入研究,
發現青少年兒童產生品德不良的一些客觀因素。
一、學生形成品德不良的客觀原因
青少年兒童形成品德不良的客觀原因一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二、學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觀原因
青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品德的核心根源在於主觀因素。
(一)是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信念, 青少年兒童自製能力弱, 辨別是非能力不強, 導致在道德認識上的錯誤, 如把違反紀律視為“英雄行為”, 把敢打群架等同於“勇敢”。 很大部分同學知道什麼能做, 什麼不能做, 卻沒有把這種認識內化, 一旦在富有誘惑力的不良環境影響下, 就可能走上邪路.(二)是青少年兒童道德意志薄弱, 自製力不強。 不少學生由於心理發展規律, 他們的品德形成只停留在順從, 認同的初級階段, 不能戰勝不合理的個人需要,
Advertisiment
針對上述因素, 教師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矯正學生不良品德
一、創設良好的交流環境, 消除情緒障礙
品德不良的學生因常受到家長, 教師的指責, 同學的恥笑, 常常比較心虛、敏感, 對教師和同學存有戒心和敵意, 常以一種沉默、回避、懷疑或粗暴無理的態度對待他人, 處於這種心理狀態, 純粹教育是難以奏效的。 因此, 教師必須先解除學生顧慮, 擺脫其消極的態度。 教師應設法改善師生間, 同學間的關係, 要真心實意尊重、關心、愛護這些學生, 以教師的關愛找回學生潛伏在內心深處中沉睡的愛。
Advertisiment
二、提高認識, 消除意義障礙
青少年兒童受知識水準限制, 造成認知意義的心理障礙。 教師可以通過啟發, 討論等方式使學生學會分辨是非, 好壞, 美醜, 重新激起其上進心, 教師應選擇適合小學生實際的教育內容,
Advertisiment
三、鍛煉學生與誘因作鬥爭的意志力, 消除習慣惰性障礙
青少年兒童產生不良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意志力薄弱造成, 因此, 在矯正初期, 教師應加強管理, 切斷不良誘因, 如不良場所, 消極影視等, 是必須的, 但成功的改造教育是最終使這些學生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下, 產生強大的“免疫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培養他們自覺地與外界環境作鬥爭的能力,如我班有一名曾有偷竊行為的學生,在其有所轉變後我讓他掌管班裡的秋遊活動經費,一方面表示對他的信任,另一方面又等於給他巨大的誘惑,對他是個考驗。這位學生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對這份任務分外賣力,不僅很好地完成保管任務還提出了許多省錢的好辦法。教師只要努務提高學生對外界不良影響的抵抗能力,學生的道德規範就會具有長久的穩定性。
四、發現積極因素,多方協同進行,促進轉化
善於利用學生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揚長避短,擇善去惡,使其逐漸增強克服缺點或錯誤的內在的精神力量,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品德不良的學生也有其積極因素,例如他們中長於運動,寫一手好字,歌唱得好等等。教師和家長如能及時發現並不斷培養,使其獲得成功體驗,就會重燃他們自信的火種,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
產生強大的“免疫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培養他們自覺地與外界環境作鬥爭的能力,如我班有一名曾有偷竊行為的學生,在其有所轉變後我讓他掌管班裡的秋遊活動經費,一方面表示對他的信任,另一方面又等於給他巨大的誘惑,對他是個考驗。這位學生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對這份任務分外賣力,不僅很好地完成保管任務還提出了許多省錢的好辦法。教師只要努務提高學生對外界不良影響的抵抗能力,學生的道德規範就會具有長久的穩定性。
四、發現積極因素,多方協同進行,促進轉化
善於利用學生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揚長避短,擇善去惡,使其逐漸增強克服缺點或錯誤的內在的精神力量,這是最有效的教育措施。品德不良的學生也有其積極因素,例如他們中長於運動,寫一手好字,歌唱得好等等。教師和家長如能及時發現並不斷培養,使其獲得成功體驗,就會重燃他們自信的火種,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