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春期女性自認的特點

根據艾裡克, 艾裡克森在1950年提出的觀點, 青春期是這樣一個階段, 這一階段最初的發展轉折對自認是一新的尋求。 對於男子, 成年時的自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職業性術語解釋——比如, “我是一個醫生”。 青春期和正在成長的自認, 為茲後的成人自認做好了準備——“為了成為一個醫生, 我必須開始努力鑽研科學, 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大學生”。

但是、對於少女來說, 這一過程似乎有很大的區別(帕塞薩斯, 1968年)。 她不期望走出家庭參加工作, 而這對她的自認形成又是一個重要原因(朵旺, 1970年)。 女大學生們常常說她們自己準備成為教師或社會工作者,

Advertisiment
其實, 這並不是因為她們想去教育年輕人的心靈或為社會做些有益的工作, 而是這樣做“能使自己將來有所依託”(比如, 在所料未及的喪偶守寡或離婚情況下)。 工作和職業完全未被當成個人自認的主要根據。 而丈夫和日後的孩子則取而代之地成了自認的主要根據——這就是“妻子——母親”的角色。 男子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醫生, 而女子則把自己看成是醫生的老婆。 在結婚的日子——她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 她拍了照並很快登在報紙上。 照片上注明這是“羅伯特, 鐘斯”, 而不再是“蘇珊, 鐘斯”, 也不是“蘇珊, 史密斯一鐘斯”了, 照片上基本沒有留下她以前的姓名(自認)痕跡, 但被賦予了來自此刻的最明顯不過的標誌是,
Advertisiment
她的自認是由她的丈夫決定的。

因此, 在青春晚期階段, 當男子正積極地為發展一個成人的自認而奮鬥時, 我們卻往往看見女子則延緩自認的定型, 並企圖保持自己的可塑性自認, 以便能夠使之適合於至今還素昧平生的丈夫。 形成特定的自認, 很可能使一姑娘嫁不出去。 比如, 一個姑娘可能決心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核子物理學家, 而日後如果她有幸遇上了一位她十分滿意、夢寐以求的男子, 但這位男子卻不打算和世界上最優秀的核子物理學家結婚的話, 她就可能喪失自己的美滿婚姻的希望。

當然, 今天每個年輕女子並不是都把結婚當成自己最大的目標了。 特別是在女大學生中間, 事業成了最主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婚姻和孩子似乎至少是發生在將來的極為遙遠的事情。 因此, 在當代出現了女性自認能夠三擇一的摸式(迪拉斯和蓋俄, 1975年)。

1.傳統的角色和社會塑型;等待結婚。

2.成就和角色成功;在我們這個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裡, 在-酈些受人尊重的領域內取得成就。

3.雙重自認;承擔家庭和事業的雙重責任。 但不幸的是, 只要在成就和女性性別之間存在著矛盾, 三種選擇就無一能夠逃避由此而來的雙重束縛。 今天, 對於選擇了傳統角色的女子, 不僅別人, 連她自己都可能疑慮)她為什麼就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盧利亞、1974年)。 選擇了成功取問的女子, 人們可能問她為什麼沒有結婚, 或者結了婚沒有孩子?而選擇了雙重自認的女子,

Advertisiment
隨後則將蒙受生活中各種衝突之間的種種拖累。

簡而言之, 我們認為在嬰兒期和幼年時代, 男女在個姓發展上可能是極其相似的, 但到了春青期卻出現了極大的差異。 對女孩子的期望突然改變並產生了衝突;取得成就不再象以往那樣得到褒揚;人們要求女子溫柔賢慧;成就和女子的溫柔被看成是勢不兩立的;在女子個性方面產生了雙重束縛或矛盾心理。 在青春後期, 對自認的形成本是一個關鍵性過程, 但是如此眾多的偶然因素卻使它在該階段難以實現, 並可能因此而拖延下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