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春期發育的心理反應

青春期的身體發育首先引起孩子對自己身體變化的好奇、關注, 甚至擔心。 孩子會悄悄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身體。 如果沒有心理準備, 孩子對初次出現的月經或遺精會感到恐慌, “我的身體出大問題了!”和同伴相比過早或過晚的發育往往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和疑惑, “我怎麼還這麼矮?我是不是長不高了。 ”相貌的變化會使孩子感到不適應和不滿意, “我怎麼變得這麼醜!”他們想知道性究竟是怎麼回事, 卻羞于向父母討教或與同伴討論。 父母也感到不知如何開口和孩子談論這方面的問題, 許多老師在課堂上的解釋也過於簡單含糊。

Advertisiment
以至於一些孩子通過雜誌、書籍、電視、網路獲取一鱗半爪的知識, 媒體的良莠不齊使孩子非常容易受到誤導。

性的發育使孩子萌發對異性的興趣, 與異性☆禁☆交往時產生新的情感體驗。 他們渴望和異性朋友相處, 但又不能將這種願望和情緒公開地表現出來, 因而感受到矛盾和壓抑。

青春期少年生理迅速成熟的同時, 他們的思維、性格和社會經驗方面還處於從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期。 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狀態, 給孩子造成種種心理衝突和矛盾。 反抗性與依賴性、封閉性和開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和眷戀☆禁☆童年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 他們日益增強的獨立意識,

Advertisiment
使他們不肯輕易服從他人的意見, 因而經常處於和家長相抵觸的情緒當中。 哪怕是穿衣吃飯的小事, 也要與人彆扭一下。 但實際上, 青少年的反抗有時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獨立的見解或個性, 有時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軟弱, 他們的內心並沒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依舊十分需要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時候。 只是他們不像小時侯那樣把情緒都寫在臉上, 向父母索取安慰。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世界豐富了, 卻不再溢於言表。 隨著對外界的不滿意和不信任, 他們小心地將內心封鎖起來。 但同時他們又感到孤獨, 希望有人來關心和理解他們。 他們不斷尋找朋友。 一旦找到, 就會敞開心扉, 毫無保留。
Advertisiment
有些情況下, 孩子因為思想上不受束縛, 沒有顧慮, 表現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 還會因為考慮不到後果而有些莽撞和冒失的舉動, 但在另外一些公共場合, 卻表現得羞澀、猶豫不決。 青少年對自己的評價常常大起大落。 獲得成功時, 即便是偶然的, 孩子也會沾沾自喜, 認為自己很優秀。 一旦遭遇幾次失敗, 不管原因如何, 他們會認為自己無能透頂而極度自卑。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意識加強, 他們希望自己的行為與幼小兒童的表現區分開來, 因而力圖抹去過去的痕跡, 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出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但在否定童年的同時, 他們又留戀☆禁☆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和簡單明瞭。 當他們在遇到困難, 感到惶惑無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特別希望能像小時侯一樣, 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