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中醫學稱為肺風粉刺,現代醫學稱為痤瘡,也有人稱其為粉刺、暗瘡、米瘡、疙瘩、痘痘.人們之所以普遍的稱其為青春痘是因為痤瘡多好發於青春期的男女.近年青春痘的發病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從年齡特點看,10—15歲青春痘患者逐漸增多.另外城市25—45歲成年女性青春痘發病率也呈快速上升態勢,青春痘不再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專利”,發病年齡範圍正逐漸擴大.
青春痘臨床症狀總結:
1.易出現部位:青春期開始發病,好發於面部、前胸及後背部皮脂腺發達部位,常對稱分佈.
2.粉刺性痤瘡:初發者有白頭和黑頭粉刺兩種.白頭粉刺又稱閉合性粉刺,為皮色丘疹,開口不明顯,不易擠出;黑頭粉刺又稱開放性粉刺,位於毛囊口的頂端,可擠出,叫硬脂栓.
Advertisiment
3.丘疹性痤瘡:痤瘡炎症可連續發展擴大並深入,表現為炎性丘疹和黑頭粉刺者稱丘疹性痤瘡.
4.膿包性痤瘡:表現以膿包和炎性丘疹為主者稱為膿包性痤瘡.
5.囊腫性痤瘡:表現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腫內含有帶血的粘稠膿液,破潰後可形成竇道及瘢痕稱囊腫性痤瘡.
6.結節性痤瘡:膿包性痤瘡漏治誤治以後,可以發展成壁厚,大小不等的結節,位於皮下或高於皮膚表面,呈淡紅色或暗紅色,質地較硬,稱為結節性痤瘡,又稱硬結性痤瘡.
7.萎縮性痤瘡:丘疹或膿皰性痤瘡摧毀腺體而形成凹坑狀萎縮性瘢痕者,稱萎縮性痤瘡.
Advertisiment
8.聚合性痤瘡:數個痤瘡結節在深部聚集融合,有紅腫顏色青紫,稱為融合性痤瘡或聚合性痤瘡.
9.惡病質性青春痘:超重型青春痘,雖極少見,但卻相當嚴重.損害為小米至黃豆大的紫紅色丘疹、膿皰或結節,黑頭粉刺不多,經久不愈;多併發於貧血、結核病或其它全身性疾病.
青春痘的位置
青春痘好發於面頰、額部、頰部和鼻唇溝,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