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任性倔強的孩子, 是我在進行教育講座時, 家長們提問最多的問題之一。 下面我們看幾個例子, 分析分析吧。
一個家長說:“我女兒3歲了, 以前一直比較聽話。 可是近來特別任性, 不但不聽話, 還總跟大人鬧彆扭。 前些天, 天氣特別冷, 我要給她穿棉衣, 可她就是不穿。 我告訴她外面很冷, 不穿棉衣會凍著、會生病。 可她就是不聽, 堅決不穿。 我勉強給她穿上, 她一甩袖子, 就又脫下來了。 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 我急得沖她大喊起來, 還打了幾巴掌。 最後索性強按著硬把棉衣給她套上,
Advertisiment
如果你是一位讀過兒童成長方面書籍的家長就會知道, 上述情況並不是孩子真的任性了, 而是孩子正處於“第一反抗期”。 這個時期, 孩子有一定的叛逆性。 你讓他向東, 他偏要向西;你要他向南, 他偏要向北;你跟他來硬的, 他比你還硬。 這種情況, 你不如先依了他, 等他牛勁過了再跟他講道理。 比如用緩和的語氣告訴她外面很冷, 不穿棉衣會凍壞身體, 接著帶她到室外去感覺一下, 如果確實冷, 她自然會加衣服。 這樣做也用不了幾分鐘,
Advertisiment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任性倔強呢?真正的任性倔強就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很固執、抗拒、不服從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或者表面上答應, 內心不服, 父母不在旁邊時, 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任性是人類性格品質中不好的一種表現。 倔強雖然也有好的一面, 但過了頭也是不好的。 一般來說, 任性、倔強等性格有先天的遺傳因素, 但也有很多是由於早期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
造成任性、倔強的原因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慣出來的;第二種是打出來的;第三種是家長提示出來的。
Advertisiment
有一些家長, 在孩子小的時候, 給予孩子的愛護關照太多。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 無論對錯一律滿足, 時間一長就給孩子形成了想要什麼就得有什麼, 我想怎麼著就要怎麼著的錯誤認識。 而當他們的願望不能得到滿足時, 就大哭大鬧, 哭鬧不止, 而此時家長如果繼續遷就, 就更增長了他任性的成分。
也有一些家長, 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 他們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 不允許孩子有過失、有錯誤, 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落後教育觀念, 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使用暴力, 久而久之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也要對抗, 養成了倔強的脾氣, 而此時家長更氣不過, 於是再狠打。 這樣越打越強,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家長, 孩子本來偶爾犯一些小脾氣、使一點小性子是很常見的, 但家長就認為是孩子任性、犯倔。 於是人前人後地講孩子多麼任性、多麼倔強, 講得多了, 相當於給孩子暗示, 反而強化了他的叛逆, 由偶爾的任性犯倔, 變成了真正的任性倔強。
找出了孩子任性倔強的原因, 糾正起來似乎就有了方向。
對於由於嬌慣造成的任性倔強, 家長就要狠下心來, 堅持原則, 在孩子哭鬧時不理睬、不遷就、不給他好處, 等他停止哭鬧了再給他講道理, 並告訴他以後越哭鬧越得不到好處。 還要告訴他無論什麼事情、什麼要求, 都要用積極協商的辦法去解決。
Advertisiment
案例一:知心姐姐盧勤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她去商場買東西, 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 媽媽沒有給他買, 這孩子就大哭大鬧, 先是對媽媽拳打腳踢, 後來索性坐在地上撒潑。 搞得這位媽媽十分難堪, 怎麼勸怎麼哄也不行。 媽媽歎了口氣, 拿出錢包, 準備“屈服”了。
就在這時盧勤老師制止了她:“不能慣著他!不能讓無理取鬧的孩子得到任何好處, 不然你一輩子都要受苦。 ”盧勤老師勸她馬上“離開”, 不再理這個孩子, 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然後, 盧勤老師對這個孩子說:“你就坐在地上哭吧。 你看, 媽媽已經走了, 她才不會給一個這麼不懂禮貌的孩子買玩具呢!大家也不會理你的!”說完, 擺擺手,讓圍觀的人全都走開。
孩子把抹眼淚的手指分開一道縫,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媽媽也“走”了。他立刻停住了哭聲,爬起來去追媽媽。看到媽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著:“媽媽,等等我!我不鬧了!等等我!”
看,對待這樣的孩子,就要採取這樣的措施,如果不是盧勤老師的幫助,這位媽媽就會在教育孩子的戰場上敗下陣來。而孩子一旦在這樣的“較量”中占了上風,那就會助長孩子的任性,如果以後再有衝突,媽媽就難於取勝了。
對於打罵造成的任性倔強,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要摒棄落後的教育觀念和粗暴的教育方法。要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講道理。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試了行不通的時候,你再給他指導,這時他才會心服口服,這樣培養出的孩子,不但不會任性,而且還養成了自信、堅強、勇於創新、善於改正錯誤的好習慣。
案例二:我以前的同事柴老師,對學生很嚴厲,對自己的孩子更嚴厲,常常為一些小事罵學生、打孩子,結果和學生關係不好,和自己的孩子也鬧得很僵。他的話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他很煩心,老在辦公室訴苦。我們都勸他:首先改一改自己的脾氣,不要動不動就板著臉批評學生、打罵孩子,即使孩子有錯誤,也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不要大事小事都上火,將心比心,誰願意老被別人批評指責?通過同事們的開導,他改變了自己,結果不但和學生的關係好了,和自己孩子的關係也好了。對此他深有感觸地對大家講:“寬容、和顏悅色地和孩子溝通,確實比批評打罵好得多,孩子越打罵越倔強、越不聽話!”
對於因為暗示造成的任性倔強,家長應丟掉人前人後講孩子缺點的壞習慣。要淡化他的任性倔強,有意表揚他的平靜隨和。當孩子偶爾犯倔的時候,採取寬容的態度,容許孩子按自己的意思做事、允許孩子發洩不滿,事過之後再和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的任性倔強就會一點點地消失,而且會變得通達隨和起來。
案例三:我有個朋友,在孩子處於“第二反抗期”時,常常表現出一些不服從大人的舉動。這本來是正常現象,但他們夫婦卻老說孩子不聽話,還愛在別人面前說孩子任性倔強。
一次我到他家串門,見我來了,他就叫孩子出去買個西瓜回來。但孩子就是不去,他很尷尬,就說:“我這兒子慣壞了,很任性……”使不動孩子,他就自己去買西瓜了。等他走後,孩子就來跟我道歉:“莫叔叔對不起,不是我不想聽話,是我爸媽老說我任性倔強、不聽話,我很煩,所以故意氣他們……”
聽了孩子的話,我的心裡有底了。我先安慰了孩子,肯定他父母的錯誤,再給他講自己應該怎麼做。對於我的建議,孩子很順從,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任性倔強的孩子。等我朋友回來後,我把孩子的感受向他講了,又給了他具體的建議,讓他不要再這樣對待孩子,結果他們雙方都發生了改變。為此,我的朋友和他的孩子都很感激我。
小編總結:以上三點,是應對孩子任性倔強的最常用方法。當然聰明的家長,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採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措施,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不妨說出來我們共同交流、共同分享。
擺擺手,讓圍觀的人全都走開。孩子把抹眼淚的手指分開一道縫,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媽媽也“走”了。他立刻停住了哭聲,爬起來去追媽媽。看到媽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著:“媽媽,等等我!我不鬧了!等等我!”
看,對待這樣的孩子,就要採取這樣的措施,如果不是盧勤老師的幫助,這位媽媽就會在教育孩子的戰場上敗下陣來。而孩子一旦在這樣的“較量”中占了上風,那就會助長孩子的任性,如果以後再有衝突,媽媽就難於取勝了。
對於打罵造成的任性倔強,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要摒棄落後的教育觀念和粗暴的教育方法。要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講道理。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試了行不通的時候,你再給他指導,這時他才會心服口服,這樣培養出的孩子,不但不會任性,而且還養成了自信、堅強、勇於創新、善於改正錯誤的好習慣。
案例二:我以前的同事柴老師,對學生很嚴厲,對自己的孩子更嚴厲,常常為一些小事罵學生、打孩子,結果和學生關係不好,和自己的孩子也鬧得很僵。他的話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他很煩心,老在辦公室訴苦。我們都勸他:首先改一改自己的脾氣,不要動不動就板著臉批評學生、打罵孩子,即使孩子有錯誤,也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不要大事小事都上火,將心比心,誰願意老被別人批評指責?通過同事們的開導,他改變了自己,結果不但和學生的關係好了,和自己孩子的關係也好了。對此他深有感觸地對大家講:“寬容、和顏悅色地和孩子溝通,確實比批評打罵好得多,孩子越打罵越倔強、越不聽話!”
對於因為暗示造成的任性倔強,家長應丟掉人前人後講孩子缺點的壞習慣。要淡化他的任性倔強,有意表揚他的平靜隨和。當孩子偶爾犯倔的時候,採取寬容的態度,容許孩子按自己的意思做事、允許孩子發洩不滿,事過之後再和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的任性倔強就會一點點地消失,而且會變得通達隨和起來。
案例三:我有個朋友,在孩子處於“第二反抗期”時,常常表現出一些不服從大人的舉動。這本來是正常現象,但他們夫婦卻老說孩子不聽話,還愛在別人面前說孩子任性倔強。
一次我到他家串門,見我來了,他就叫孩子出去買個西瓜回來。但孩子就是不去,他很尷尬,就說:“我這兒子慣壞了,很任性……”使不動孩子,他就自己去買西瓜了。等他走後,孩子就來跟我道歉:“莫叔叔對不起,不是我不想聽話,是我爸媽老說我任性倔強、不聽話,我很煩,所以故意氣他們……”
聽了孩子的話,我的心裡有底了。我先安慰了孩子,肯定他父母的錯誤,再給他講自己應該怎麼做。對於我的建議,孩子很順從,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任性倔強的孩子。等我朋友回來後,我把孩子的感受向他講了,又給了他具體的建議,讓他不要再這樣對待孩子,結果他們雙方都發生了改變。為此,我的朋友和他的孩子都很感激我。
小編總結:以上三點,是應對孩子任性倔強的最常用方法。當然聰明的家長,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採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措施,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不妨說出來我們共同交流、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