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原則性問題就要對孩子狠一點

許多父母在孩子上網、玩手機、看小說的問題上碰到了難題, 他們也一直在管, 但每次管的時候總會碰到孩子的反抗, 甚至是比較激烈的反抗, 最後往往不了了之。 久而久之, 家長和孩子都覺得也就這麼回事情了, 碰上就說說, 說了就吵吵, 吵完了也就完了。 這麼做不僅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也會讓孩子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 別人怎麼說由他說去, 自己想怎麼做還照樣怎麼做, 導致孩子對外界的正確意見和建議置若罔聞, 不善於反思, 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經常會碰到孩子纏著家長買玩具,

Advertisiment
或者懶得做家務, 不想按時完成作業時, 他都會先撒嬌, 然後不斷地糾纏甚至威脅, 而結果往往是孩子勝利。 這其實是一種不妥當的做法。 我問過很多這樣的父母, 他們妥協的原因往往是這麼幾種: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買就買了;孩子還小, 講道理講不清楚, 硬性拒絕又怕讓孩子傷心, 為這小事動手就更捨不得了, 等他長大了可以溝通交流的時候自然就會拒絕他;怕孩子傷心, 影響親子關係。 這些當然是值得顧慮的, 但對於多數孩子而言, 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調控能力還是能夠接受的, 所以父母完全可以直接拒絕。 否則, 當孩子養成這種習慣以後, 再想通過溝通交流進行解決,
Advertisiment
效果就不是那麼好了。

而且, 在這種非原則性問題上, 溝通交流的效果並不很好, 因為你很難有充分的理由說服孩子, 很容易和孩子陷入僵持不下的爭辯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 孩子因為各種誘惑而產生的爭辯熱情要遠遠大於你拒絕孩子的爭辯熱情, 結果往往是你妥協, 還不如直截了當地拒絕他, 別給他討價還價的餘地。 不需要說教, 甚至不需要多做解釋, 讓他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反思, 總結出不可以提不恰當要求的人生經驗。

總而言之,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懼怕直接的衝突。 當你確定孩子的要求已經越過正常的界限, 或者長此以往很可能越過正常的界限時, 一定要予以糾正, 如果你妥協, 孩子會逐漸地明白你的言行並不一致,

Advertisiment
很多他原先覺得無法實現的事情原來也是有可乘之機的, 那就麻煩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