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寶寶分離焦慮 職場媽媽如何處理

現代女性的壓力非常大, 即使在生了寶寶後, 也要面臨上班的問題, 孩子工作兩邊兼顧, 難免會分身乏術, 尤其是每天上班時和寶寶的分離, 聽著寶寶撕心裂肺地哭聲, 看著寶寶可憐的小樣, 哪個媽媽不揪心呢?可是, 現實總有困難, 寶寶也要早日學會獨立, 所以, 職場媽媽不用怕, 輕輕鬆松地就可以解決寶寶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對寶寶有危害

分離焦慮是寶寶在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情緒上的障礙, 而且會根據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反應。 這種情緒障礙對寶寶的身心是有極大影響的,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儘早地發現並找出應對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將會對寶寶以後的發展和人格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義。

如果寶寶在小的時候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 會降低其智力活動的效果, 甚至會影響以後的創造力和適應力。 所以, 在瞭解寶寶的這種特點之後, 職場媽媽要在早期儘量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 或者是找出正確應對的方法, 來幫助寶寶緩解分離焦慮。

寶寶年齡不同分離焦慮也不同

分離焦慮對於寶寶來說, 會根據年齡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比如年齡小的孩子, 在面臨分離時會緊緊抱著爸媽不放, 會放聲大哭;年齡大一些的孩子, 會有懼怕的表現, 情緒不穩定, 又叫又跳, 耍賴等。

0-3個月的寶寶

這一時期的寶寶處在沒有差異的依戀發展階段,

Advertisiment
只要他們的身體舒服, 就不會產生分離焦慮的情緒。

3-6個月的寶寶

這一時期的寶寶處在有差別的依戀發展階段, 他可以區分出熟人和生人, 並對不熟悉的面孔有輕微拒絕, 但是對那些似曾相識的熟人基本都會接受。 如果媽媽去上班了, 只要與保姆或祖輩熟悉幾天後, 他就會很快就把他們納入熟人圈內, 媽媽上班走了也不會產生明顯的分離焦慮。

6-24個月的寶寶

這一時期的寶寶處在依戀關係單一化階段, 並在24個月的時候到達高峰, 也就是寶寶開始在熟人圈裡尋找跟自己關係最親近的人, 並會對他產生強烈的依戀。 如果媽媽在這時開始去上班, 寶寶會對陌生的照管人非常排斥, 分離焦慮也最厲害。

Advertisiment

24-36個月的寶寶

這一時期的寶寶開始有能力把依戀物件夥伴化, 能夠容忍與媽媽暫時的分離, 如果清楚地告訴他道理後, 他也能明白媽媽走了還會回來, 但是焦慮的情緒仍然比較嚴重。

職場媽媽4招解決寶寶分離焦慮

1、早早做準備

媽媽可以在每天上班之前, 跟寶寶說好這件事, 並且承諾會在說好的下班時間裡回來, 也可以給寶寶一些鼓勵。 讓寶寶有事先的心理準備是很重要的。

2、簡短地再見

媽媽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 這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 也是對媽媽產生信任的基石。

並且, 和寶寶說再見時最好不要說上一長串“媽媽真的會非常想念你”之類的話, 這樣只能更加深寶寶的焦慮情緒。

Advertisiment
要記住, 在簡短地說聲“再見”之餘, 最好加上一句回來時間的承諾, 比如“媽媽到了下班時間就很快回來。 ”簡單承諾, 會成為寶寶的一種有形期待, 有效地緩解分離焦慮。

3、情緒要放鬆

媽媽跟寶寶道別後出門前, 身體要放鬆, 給寶寶大大的微笑, 讓寶寶感到即使與別別人在一起, 他也是安全的。 然後作輕鬆狀直奔目的地, 一回頭就會前功盡棄。 你的情緒和行為都會給寶寶暗示, 而且他很善於學習和捕捉媽媽的信號, 因此, 不要做留戀狀, 而是愉快地、直截了當地與寶寶說再見。 用自己輕鬆、愉快的情緒來影響寶寶, 不要讓分離變得“苦大仇深”。

4、不偷偷溜走

有些媽媽為了避免分離時的“痛苦”, 會選擇在孩子睡覺時或是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不對哦。 如果媽媽上班時悄悄溜走, 讓寶寶找不到媽媽, 不知道媽媽因為什麼離開或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就會對其造成心理創傷。 不要把自己在寶寶心目中的信任度給打消, 讓寶寶看著你離開, 而不是神秘的消失, 這對寶寶真的非常有幫助。

寶寶的分離焦慮是成長階段中正常的心理, 但是爸爸媽媽也要引起重視, 尤其是職場媽媽, 抓住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 用合適的方法來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