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面對性問題 別做鴕鳥父母

在中國, 性教育是一個千古難題, 它常常讓許多父母和教師陷入尷尬境地。

我曾多次呼吁, 中國的性教育嚴重滯后, 是一個重大失誤。

我們曾對13位發生過性☆禁☆交關系的中學生的深度訪談, 尤其是5個數據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

在發生性關系的學生中, 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

在發生性關系的學生中, 1/3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聲名顯赫的學校;

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

他們有過性行為的事實, 父母與老師100%不知道;

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

我曾與著名作家畢淑敏談過以上事實,

Advertisiment
她用四個字表達自己的感受:“滴血之感”。 我想, 這是青春的生命在滴血!是父母與教師的愛心在滴血!

一、別做“鴕鳥”父母

有的父母認為, 對孩子提出的令人尷尬的性問題, 沉默或者打岔是最好的辦法。 一位母親說:“我父母從來都沒有直接給我講過性知識, 并不是因為保守, 而是覺得沒有必要。 水到渠成嘛, 性知識并不是非‘啟齒’不可。 我不就這樣過來了?我也不準備對自己的孩子說什么。 ”

這樣的態度, 實際上就是一種“鴕鳥”式的教育。 其實, 親子之間越是回避性話題的交流, 孩子就越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 但是他們對“性”的興趣卻與日俱增。

一個男孩的母親對此深有體會:

兒子剛升上小學五年級, 很好問, 提的問題經常涉及到性知識,

Advertisiment
令我和他爸都很難堪。 我們曾密謀如何對付這難題, 但我們兩人分歧很大。 他爸認為兒子年紀還小, 能搪塞就搪塞過去, 等他長大了自然會曉得。 可兒子偏對其中的“疑點”發問不止, 就連我洗澡, 他也敲門想跑進來看個究竟。 在兒子面前, 我和他爸小心翼翼地生活著, 真害怕露出“性”的蛛絲馬跡。 我們活得很累, 擔心尤甚, 害怕因為我們的反常舉動, 讓兒子對女性產生神秘感, 這同樣不是件好事情。

一次看電視時, 兒子又發問了:“‘蘇菲’派什么用?”我就胡扯一通:“這是女性的曲線, 你看, 這很美。 ”兒子聽后哧哧地笑道:“這是女人的衛生巾, 男孩有什么不知道的?”這時他爸把我叫到一旁, 很緊張地說:“我們越遮掩,

Advertisiment
他越感興趣, 還不如趁早告訴他, 免得他走入歧途。 ”

二、智慧地回答孩子的性提問

有一位父親用理解的態度對兒子做了科學的解釋。 他的做法或許會對男孩的父母們有所啟示。

這位父親在兒子小健滿14歲時, 突然發現本來天真爛漫的孩子好像變樣了:晚上上床時間越來越早, 而早上遲遲不愿起床。 后來, 在為兒子疊被子時發現了秘密:兒子的床單上有幾塊“小地圖”。 他找孩子談話, 兒子很緊張。 這位父親告訴兒子, 遺精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 女孩大約在11歲~12歲開始, 男孩在13歲~14歲開始青春發育。 這時體內的性激素分泌增多, 男人不僅睪丸、附睪、輸精管、陰☆禁☆莖等性☆禁☆器官迅速生長發育, 同時第二性征顯現, 如體格粗壯、肌肉發達、喉結突出、嗓音變得低調而渾厚,

Advertisiment
胡須、陰☆禁☆毛開始出現等;女孩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增多, 促使輸卵管、子宮、陰☆禁☆道、陰☆禁☆道腺、###等性☆禁☆器官生長發育, 同時女性的第二性征出現:體態豐腴、乳☆禁☆房隆起、臀部渾圓、肩窄臀寬、嗓音尖細等。 對于男孩, 當睪丸及附屬生殖腺發育成熟后, 除分泌更多的性激素外, 還會產生精子、分泌精液;激素、精液的積蓄, 都會刺激生☆禁☆殖☆禁☆器興奮而勃起, 并產生一種欲望, 喜歡用手去撫摸它。 這種做法叫做“自☆禁☆慰”。 自☆禁☆慰產生快樂的感覺, 達到一定程度, 陰☆禁☆莖就會射出黏性液體即精液。 小健問, 有時我并沒撥弄它, 在睡夢里, 它自己就流出來了。 父親說, 這就叫遺精, 它也是人成熟的表現。 并告訴孩子, 人們一般對性本身有偏見,
Advertisiment
認為自☆禁☆慰、遺精卑鄙下流, 如果以平常心對待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 甩掉心理包袱, 就不會有負面作用了。 小健聽了以后, 開心地笑了。

這位父親很細心, 而且科學地解答了孩子的關于“性”的疑問, 是很值得學習的。 如何正確地回答孩子的提問, 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我的建議是:

1 盡快回答

當孩子提出性問題的時候, 一定要及時坦率地回答, 發現問題就解決, 如果問題堆積在一起, 就更難對付了。 而且, 還可能讓孩子漸漸對父母失去信任, 再有問題也不會再找父母。

2 告訴孩子“可以做什么”更重要。

多數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因此, 父母往往愛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還總是喜歡把問題說得極其嚴重。 實際上,父母的話反而給孩子一些刺激,讓他覺得很神秘,或者感到很有趣,他們會更想去試一試。建議在給孩子講解各類性提問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能做什么”,如可以和異性握手、與異性一起游玩等。當然有些原則是需要父母強調的,如戀愛不宜太早,對感情問題要有責任心。父母應該嚴肅地表達這些原則,讓孩子知道在性問題的處理上,是有原則的,但是切忌不要過于嘮叨。

來源:《我們家怎么了》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請登錄早期教育欄目

實際上,父母的話反而給孩子一些刺激,讓他覺得很神秘,或者感到很有趣,他們會更想去試一試。建議在給孩子講解各類性提問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能做什么”,如可以和異性握手、與異性一起游玩等。當然有些原則是需要父母強調的,如戀愛不宜太早,對感情問題要有責任心。父母應該嚴肅地表達這些原則,讓孩子知道在性問題的處理上,是有原則的,但是切忌不要過于嘮叨。

來源:《我們家怎么了》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請登錄早期教育欄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