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我們的孩子厭食需要對症治療!

在越來越多的“小胖墩”成為社會關注對象的同時, 兒童厭食現象也越來越多, 不思飲食、身材瘦小的兒童成為家長的“心病”。 厭食對小兒健康有多大的影響?厭食是怎麼形成的?如何預防和治療小兒厭食?

據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中醫科陳永輝博士介紹, 厭食是兒童攝食行為異常的一種疾病, 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生, 但以1~6歲小兒多見。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人們攝食的範圍越來越廣, 種類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繁雜, 造成兒童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或無序, 因而使兒童厭食症發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Advertisiment
尤以城市兒童發病為甚。 該病遷延日久, 對兒童生長發育、營養狀態和智力發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引起厭食的常見原因

通常情況下, 引起厭食的常見原因有兩種:一種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響消化功能, 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胃腸道疾病, 結核或其他急慢性☆禁☆感染等全身性疾病, 鋅、鐵等微量元素的缺乏等;一種是中樞神經系統受人體內外環境刺激的影響, 使胃腸對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 如父母缺乏科學的餵養知識, 因不合理餵養導致小兒厭食, 大多表現在未及時添加輔食、強迫進食、貪吃零食、偏食等幾個方面。 針對病因合理治療

西醫治療厭食, 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

Advertisiment
著重恢復小兒消化功能。 如檢查發現血鋅低下, 可根據醫囑補鋅;給予嗎丁啉以促進胃腸蠕動等。

中醫認為, 治病必求其本, 就是對病因進行治療。 對於兒童厭食這種緩症, 要進行辨證治療。 同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中醫在治療厭食上有較大的優勢, 首兒所中醫科採用辨證論治為主, 結合推拿、捏脊、耳穴貼壓等綜合治療方法, 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正確認識食物的作用

1.並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的比例大就對兒童有益。 兒童期, 補充豐富的蛋白質是十分重要的。 但蛋白質攝入過多, 也會使其代謝的終產物氮產生過多, 增加肝腎負擔。

2.家長要糾正飲食結構上的錯誤觀念和擔心子女食量不足的心理狀態, 即食物不宜過於精細,

Advertisiment
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食物的比例。

3.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家長要教育孩子少吃甚至不吃零食, 培養其有規律、定時定量進食的良好習慣;為兒童進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不強迫進食, 避免兒童產生拒絕進食的逆反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