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犯錯的孩子 怎樣有藝術地批評

面對犯錯誤的孩子, 父母的煩惱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怕孩子太脆弱, 經不起批評, 自己的顧慮太多, 也不敢說孩子, 唯恐一個不小心說了重話, 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一方面是在孩子面前樹立不起權威, 即使是批評了孩子, 也不起任何作用, 還可能會遭到孩子的質疑。 所以, 要從根本上解決對孩子批評的難題, 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對孩子獎罰分明

批評孩子是一種教育的手段。 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教訓, 家長在批評的過程中常常會加施懲罰。 可是,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我們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

Advertisiment
千萬不要出爾反爾, 讓孩子弄錯你的意思。

2.以身作則, 確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古話說:“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 ”如果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評, 首先要讓孩子對自己信服。 可是很多時候, 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本身做著錯誤的示範, 卻要求孩子能夠做正確, 那在對孩子言教的時候, 孩子就會不服氣:“你還不是這樣, 憑什麼說我?”所以我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 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逐漸樹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這樣在指正孩子錯誤、批評孩子的時候才能有力度。

3.就事論事, 不能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批評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為一方面孩子弄不清自己具體的錯誤點在哪裡, 媽媽具體因為什麼事情生氣;另一方面雖然媽媽的本意是希望將同類的事情放在一起說,

Advertisiment
希望引起孩子的注意, 但是孩子會覺得在媽媽眼裡自己缺點百出, 一無是處。 所以在批評孩子時, 我們要學會就事論事, 孩子哪裡做錯了, 準確地指出來並且要幫助他做及時的糾正。

4.批評的同時, 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對於孩子來說, 愛是他們所期盼的一切, 也是他們正確行事的唯一理由。 所以, 在批評孩子的同時, 一定要讓他們感覺到媽媽依然是深愛著他的。

愛可以感化一切。 孩子再叛逆, 也對父母有著深深的愛。 有些時候孩子會犯錯誤, 是因為想更多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或者試探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是否還在。 這樣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

Advertisiment
父母對他們的情感表達不明確, 讓他們總是在懷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分量, 所以他們會不斷地測試。 而一旦他們明白了父母對他的愛有多深的時候, 他們就會一改往常, 變回從前那個乖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