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十多年從事音樂治療及特殊教育工作的日子裡, 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弱能人仕, 當中較多的是自閉症兒童, 而對他們的訓練也是我覺得最具挑戰性的。 由於要迎合訓練的需要, 於是我將行為心理學、自閉症療法及音樂治療三方面的資料統合起來, 找出有效而適用於香港的自閉症音樂治療法。
自閉症的成因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六、七十年代的主流理論認為父母親在潛意識抗拒孩子, 因而令孩子也對環境和人際關係產生排斥, 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現今已有足夠的研究資料去推翻這個心理成因而去相信自閉症是生理上的問題;雖然我們對自閉症的認識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
Advertisiment
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去達到治療的目標, 包括了重建、維持及促進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音樂治療師針對個人的特殊情況設計音樂治療計畫, 利用各類音樂活動如歌詠、樂器彈奏、節奏訓練、音樂遊戲、音樂聆聽及即興彈奏等,
Advertisiment
現在為大家介紹音樂治療在自閉症治療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自閉症人仕對音樂的反應
每一個人對音樂都有先天的愛好和反應, 從一項初生嬰兒對聲音反應的研究 (Standley & Madsen1990) 顯示, 初生嬰兒最愛聽的, 便是媽媽的聲音, 其次就是女性的聲音和音樂聲, 由於初生嬰兒對音樂的反應並沒有經過一個學習的階段, 這顯示了我們對音樂的愛好是與生俱來的。 另一項早產嬰兒的研究 (Caine, 1991) 中發覺, 聆聽音樂的一組嬰兒比沒有聽音樂的一組康復得較快,
Advertisiment
對於自閉症人士來說, 他們天賦的音樂能力比正常的人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中一項研究 (Applebaum, Egel,Koegel & Imhof, 1979) 便發現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樂天份的正常兒童還要高, 美國自閉症研究院院長 Rimland 博士認為自閉症人仕的音樂能力差不多是宇宙性的(Rimland,1964), 他們有些擁有超凡的音樂感, 辨音能力非常高;在筆者處理的自閉症個案中, 就有不少可以辨別兩個或以上同時間出現的聲音, 其中有一個極度抗拒社交上的接觸的自閉症兒童, 當他聽到姊姊練琴時彈奏的樂曲, 他便可以彈奏出同樣的樂曲來。 一些文獻 (O'Connell, 1974) 記載, 一名自閉症兒童能知道隱藏在樂曲內和絃音根的改變,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肌能訓練的強化物, 因此利用音樂作為獎勵加強了獎勵的多元性, 可以減少用食物獎勵的不便, 獎勵亦來得較為自然。 安全而多元感官刺激 Temple Grandin博士是一位自閉症人仕, 她在她的著作 (Grandin, 86) 中講述童年時的感官經驗時提及音樂的經驗, 她的思考主要是圖像的思維方法, 她憑聽覺處理聲音資料時有很大困難, 甚至無法記憶別人所說的話, 而旋律就是她唯一可以記憶的非圖像的資料, 她建議一個好的自閉症治療計畫應該包括行為矯正法、感官的療法, 言語治療和音樂治療。
音樂除了是一般自閉症人仕較容易接受和處理的感官刺激外, 音樂多重感官的特性, 可以協助他們加強專注力和記憶力, 而這些都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一項加拿大的研究 (Morton, Kershner & Siegel, 90)顯示,在工作前聆聽音樂可以加強記憶力並且同時提高了不受外在環境干擾的能力;而另一項有關自閉兒童上音樂課的研究 (Kostka, 93) 發覺, 他們在上普通班的音樂課時所出現的行為問題如重複手部擺動、身體的搖動、及缺乏參予等,比起他們上其它特殊班的時間都要少,這顯示了音樂的特殊吸引力可使他們較為專注,而在這項研究中亦同時發現,他們在聆聽音樂時的表現最為專注,因此,音樂課被認為可優先作為自閉症融合教育的學科。
音樂提高學習動機
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 Lovaas 博士利用密集式的行為訓練法大大的改善了自閉兒童學習上的問題 (McEachin, Tristram & Lovaas, 93),而他的方法強調利用獎勵和重複的訓練,我想音樂可以配合行為訓練以達到更佳的效果。
由於音樂是自閉人仕所喜愛的,加上音樂活動能帶給他們滿足感,這足以令音樂成為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強化物(reinforcer),適當的運用,可使單調的訓練模式變得有生氣,獎勵也來得自然。
音樂內蘊藏著重複的結構,如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詞;又如歌曲內出現的副歌,就是歌詞及旋律都經常重複的段落,這些重複的音樂結構很自然地給予自閉人士“預知”的感覺,這種感覺既安全又新鮮,當配合了音樂活動的設計,可應用於很多不同的訓練如言語、肌能、認知及社交訓練等。自閉症人仕的學習確實需要很多的重複練習,而善於利用音樂內重複結構,便可增強學習動機,使重複變得不沉悶;舉例說,在一些發聲的練習中,用唱詠的方法來重複地練習同一個母音,但將旋律及節奏加以變化,便可作重複的練習而不沉悶,亦提高了重複學習的興趣。
促進言語及溝通技能
言語和溝能技能力薄弱都是自閉症人仕的最大障礙,在筆者的經驗中,透過歌詠和念童謠是自閉症人仕學習言語上佳的工具。
有很多自閉症兒童對言語的理解的能力都不高,因而未能專注于治療師的指示,甚至好象聽不見,但在音樂的環境裡,他們較容易接受唱詠的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對歌曲內所教授的概念亦顯得較容易掌握。一項自閉症研究(Buday, 95) 顯示,倘若用旋律配合要教授的物件名稱(當唱出物件名稱時同時展示該物件),效果比傳統的口授式更好而且記憶較持久;而我在替自閉症兒童作言語訓練時經常採用的“歌詞填充”法,可以有效地誘導他們唱出正確的歌詞;“歌詞填充”法是先讓當事人熟習某首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可透過治療師的唱詠或播放錄音進行,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於唱詠該歌曲時把句子最後的字詞略去,讓當事人用自己的聲音填上字詞。
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活動,可以促進非言語的表達能
力,對於某些沒有言語能力的自閉兒童,用音樂加上動作配合做模仿練習,可增強他們非言語的表達能力,透過動作和聲音的聯繫他們可以瞭解動作的意思,加強身體語言的運用。一項運用即興演奏與自閉兒童發展溝通模式的研究(Edgerton, 94) 顯示,這方法名為Creative Music Therapy,由著名音樂治療先驅者 Paul Nordoff 和 Clive Robbins所創,可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非言語的溝通能力如目光接觸和身體語言的表達。
促進社交情緒上的發展
透過各類的敲擊樂器如鼓和鈸等,配合身體肌能的運動,可使音樂成為情緒發洩的工具,這又是由於自閉症人仕缺乏溝通技巧,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運動有助抒發一些抑壓的情緒。在成功主導的音樂活動設計下,他們能在短時間內享受成功的經驗,成功帶來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緒發展及其它學習的重要基礎。
自閉症人仕另一項障礙就是不正常的玩耍技巧及狹窄的生活興趣,倘若能夠成功地培養他們一些正常的消閒興趣,便可以使生活興趣正常化,亦可減低他們異常的玩耍行為,這是行為訓練技巧中的“加強不共容行為”的方法;舉例說,一位元正在接受音樂治療的兒童,由於培養了歌詠和吹奏口風琴的興趣,因而減少了自我重複的說話(鸚鵡語),又或者他在唱歌時,也不可能同時重複的說話。
有不少自閉的兒童可以透過顏色音符來學習閱讀曲譜和彈琴,這是由於這種學習方法較容易掌握,這些彈奏使他們很快得到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又令他們維持著在家中的練習,當操練變成習慣時,不但可以擴闊生活興趣,更可以培養集中精神的能力及按步就班的工作習慣,是社交情緒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訓練。
音樂活動取代自我剌激行為及塑造正確行為
很多自閉症人仕都有自我刺激的行為,常見的有重複的言語及手部和身體的擺動;音樂活動可以提供相類似的感官刺激,以致這一些自我剌激行為可以在較正常的情況下出現。譬如說一個自閉症兒童的擺手動作便可以用搖沙錘的動作取代,重複的言語亦可以用歌詠來代替,當他們從音樂的途徑滿足了感官的需要時,在其它的時間便可減少自我刺激的行為,若再配合行為訓練,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剌激的行為。
總結
音樂治療是一門專業的學科,音樂治療師須因應個別情況而訂出治療計畫,有系統的利用音樂和運用心理學,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而一個全面的治療更是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達致最理想的效果,但從以上的資料來看,音樂治療對於自閉症人仕確實有很獨特的影響力,它是既安全又歡愉的經歷,對自閉症人仕來說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治療方法。
資訊來源:孤獨症(兒童自閉症)康樂園
而這些都是學習的先決條件。一項加拿大的研究 (Morton, Kershner & Siegel, 90)顯示,在工作前聆聽音樂可以加強記憶力並且同時提高了不受外在環境干擾的能力;而另一項有關自閉兒童上音樂課的研究 (Kostka, 93) 發覺, 他們在上普通班的音樂課時所出現的行為問題如重複手部擺動、身體的搖動、及缺乏參予等,比起他們上其它特殊班的時間都要少,這顯示了音樂的特殊吸引力可使他們較為專注,而在這項研究中亦同時發現,他們在聆聽音樂時的表現最為專注,因此,音樂課被認為可優先作為自閉症融合教育的學科。音樂提高學習動機
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 Lovaas 博士利用密集式的行為訓練法大大的改善了自閉兒童學習上的問題 (McEachin, Tristram & Lovaas, 93),而他的方法強調利用獎勵和重複的訓練,我想音樂可以配合行為訓練以達到更佳的效果。
由於音樂是自閉人仕所喜愛的,加上音樂活動能帶給他們滿足感,這足以令音樂成為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強化物(reinforcer),適當的運用,可使單調的訓練模式變得有生氣,獎勵也來得自然。
音樂內蘊藏著重複的結構,如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詞;又如歌曲內出現的副歌,就是歌詞及旋律都經常重複的段落,這些重複的音樂結構很自然地給予自閉人士“預知”的感覺,這種感覺既安全又新鮮,當配合了音樂活動的設計,可應用於很多不同的訓練如言語、肌能、認知及社交訓練等。自閉症人仕的學習確實需要很多的重複練習,而善於利用音樂內重複結構,便可增強學習動機,使重複變得不沉悶;舉例說,在一些發聲的練習中,用唱詠的方法來重複地練習同一個母音,但將旋律及節奏加以變化,便可作重複的練習而不沉悶,亦提高了重複學習的興趣。
促進言語及溝通技能
言語和溝能技能力薄弱都是自閉症人仕的最大障礙,在筆者的經驗中,透過歌詠和念童謠是自閉症人仕學習言語上佳的工具。
有很多自閉症兒童對言語的理解的能力都不高,因而未能專注于治療師的指示,甚至好象聽不見,但在音樂的環境裡,他們較容易接受唱詠的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對歌曲內所教授的概念亦顯得較容易掌握。一項自閉症研究(Buday, 95) 顯示,倘若用旋律配合要教授的物件名稱(當唱出物件名稱時同時展示該物件),效果比傳統的口授式更好而且記憶較持久;而我在替自閉症兒童作言語訓練時經常採用的“歌詞填充”法,可以有效地誘導他們唱出正確的歌詞;“歌詞填充”法是先讓當事人熟習某首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可透過治療師的唱詠或播放錄音進行,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於唱詠該歌曲時把句子最後的字詞略去,讓當事人用自己的聲音填上字詞。
經過悉心設計的音樂活動,可以促進非言語的表達能
力,對於某些沒有言語能力的自閉兒童,用音樂加上動作配合做模仿練習,可增強他們非言語的表達能力,透過動作和聲音的聯繫他們可以瞭解動作的意思,加強身體語言的運用。一項運用即興演奏與自閉兒童發展溝通模式的研究(Edgerton, 94) 顯示,這方法名為Creative Music Therapy,由著名音樂治療先驅者 Paul Nordoff 和 Clive Robbins所創,可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非言語的溝通能力如目光接觸和身體語言的表達。
促進社交情緒上的發展
透過各類的敲擊樂器如鼓和鈸等,配合身體肌能的運動,可使音樂成為情緒發洩的工具,這又是由於自閉症人仕缺乏溝通技巧,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運動有助抒發一些抑壓的情緒。在成功主導的音樂活動設計下,他們能在短時間內享受成功的經驗,成功帶來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緒發展及其它學習的重要基礎。
自閉症人仕另一項障礙就是不正常的玩耍技巧及狹窄的生活興趣,倘若能夠成功地培養他們一些正常的消閒興趣,便可以使生活興趣正常化,亦可減低他們異常的玩耍行為,這是行為訓練技巧中的“加強不共容行為”的方法;舉例說,一位元正在接受音樂治療的兒童,由於培養了歌詠和吹奏口風琴的興趣,因而減少了自我重複的說話(鸚鵡語),又或者他在唱歌時,也不可能同時重複的說話。
有不少自閉的兒童可以透過顏色音符來學習閱讀曲譜和彈琴,這是由於這種學習方法較容易掌握,這些彈奏使他們很快得到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又令他們維持著在家中的練習,當操練變成習慣時,不但可以擴闊生活興趣,更可以培養集中精神的能力及按步就班的工作習慣,是社交情緒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訓練。
音樂活動取代自我剌激行為及塑造正確行為
很多自閉症人仕都有自我刺激的行為,常見的有重複的言語及手部和身體的擺動;音樂活動可以提供相類似的感官刺激,以致這一些自我剌激行為可以在較正常的情況下出現。譬如說一個自閉症兒童的擺手動作便可以用搖沙錘的動作取代,重複的言語亦可以用歌詠來代替,當他們從音樂的途徑滿足了感官的需要時,在其它的時間便可減少自我刺激的行為,若再配合行為訓練,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剌激的行為。
總結
音樂治療是一門專業的學科,音樂治療師須因應個別情況而訂出治療計畫,有系統的利用音樂和運用心理學,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而一個全面的治療更是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達致最理想的效果,但從以上的資料來看,音樂治療對於自閉症人仕確實有很獨特的影響力,它是既安全又歡愉的經歷,對自閉症人仕來說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治療方法。
資訊來源:孤獨症(兒童自閉症)康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