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胎教, 是通過對胎兒不斷地施以適當的樂聲刺激, 促使其神經元的軸突、樹突及突觸的發育, 為優化後天的智力及發展音樂天賦奠定基礎。
醫學研究證明, 音樂胎教可以使胎兒的腦神經元增多, 樹突稠密, 突觸數目增加, 甚至使本無關聯的腦神經元相互連通。 醫學研究還表明, 胎兒在子宮內最適宜聽中、低頻調的聲音, 而男性的說話聲及唱歌聲正是以中、低頻調為主。 因此, 爸爸是音樂胎教中的最佳任課老師。
音樂胎教的方法有多種:
1.音樂薰陶法和哼唱諧振法。 音樂薰陶法是指通過播放收聽輕音樂,
Advertisiment
2.父教子“唱”法。 爸爸可以撫摸著媽媽的腹部, 對著其中的胎兒, 反復輕聲“教唱”一些簡單的音階或兒童歌曲。
3.胎教器傳聲法。 從妊娠22周左右開始, 在醫生的指導下, 選用適當的胎教器和胎教音樂進行音樂胎教。
不少准媽媽喜歡音樂胎教。 法國研究人員發現, 胎兒的確對聽到的音樂旋律有記憶。 他們同時指出, 就音樂胎教而言, 並非多多益善。
巴黎笛卡爾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卡洛琳·格拉涅爾-德費爾和她的研究團隊找來50名孕婦, 在她們懷孕第35、第36和第37周時,
Advertisiment
統計資料顯示, 當所播鋼琴曲是胎兒時期聽過的旋律時, 新生兒的心跳明顯減緩, 比正常時平均每分鐘少跳12下。 升調鋼琴曲則讓新生兒平均每分鐘心跳減少五六下。
英國《每日郵報》9日援引格拉涅爾-德費爾的話報導, 這說明“新生兒對類似來自母體的聲音的關注遠遠高於其他聲音”。
但格拉涅爾-德費爾說, 胎兒對音樂有記憶並不意味著孕婦應該給發育中的孩子播放音樂。 “當胎兒發育成熟到擁有足夠聽力時, 即出生前4至5周,
Advertisiment
此外, 格拉涅爾-德費爾說, 音樂胎教時直接接觸皮膚的音樂播放機或許有害胎兒健康。 “這類刺激如果聲音太大或持續時間過長, 會對胎兒耳朵構成損傷。 不過, 媽媽唱歌給胎兒聽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聲音環境”。
為了預防高頻聲音損傷胎兒的聽力, 在進行音樂胎教時, 請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降低磁帶的噪音或不使用傳聲器
2.最好請專業人員説明選購磁帶。
Advertisiment
3.每次聽的時間不宜過長。
音樂胎教主要是對胎兒進行聽覺訓練。
譬如孕婦在做家務、整理房間時, 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哼唱一些歌曲, 讓胎兒不斷地聽到母親那合著旋律的動人歌聲, 傳遞身體的“愛的資訊”, 對奠定母子交流的基礎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於培養胎兒的感受性來說, 也是相當重要的。 孕婦聽音樂, 應根據生活規律, 隨時聽取, 但不宜戴耳機, 音量應控制在45~55分貝之間。 給胎兒聽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是5~10分鐘, 時間選在晚上7~9點比較好。
凡4個月以上的胎兒都可以聽音樂。 讓您的小寶寶從胎兒時期就感受音樂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