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媽媽都會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只要是世界名曲都適合給胎兒做胎教, 而且胎教就是給寶寶聽的, 跟自己沒關係, 盡可以把胎教音樂當作自己的背景音樂, 而且還要一整天不停的放給胎兒聽。 這樣的常識誤區是很多准媽媽都容易誤入的!那麼正確有效的胎教方式是怎樣的呢?
誤區1:聽胎教音樂時可“一心二用”懷上寶寶後, 每天按時聽音樂成了肖女士的“必修課”, 但由於本身對音樂不感興趣, 她聽音樂時總喜歡做點別的, 或看雜誌、看電視, 或在廚房裡忙活, 純粹將胎教音樂作為日常活動的背景音樂。
Advertisiment
對此, 育兒專家表示, 孕婦這樣聽音樂並不能很好地起到胎教的作用。 “真正的胎教音樂是給肚子裡的寶寶聽的, 你的感知就是寶寶的感知, 這才是胎教音樂會的真諦”。 聽胎教音樂時, “一心二用”是沒有效果的, 只有靜下心來用心聽, 用心感知才能傳遞給肚中寶寶。
誤區2:所有古典音樂都適合胎教懷孕3個月的呂女士, 各種世界名曲都被她列入胎教音樂之列, 從貝多芬到莫札特, 從藍色多瑙河到梁祝, 只要她認為好聽的古典音樂, 她就覺得對寶寶是好的, 一有時間就反復聽。
專家說, 呂女士這種做法是目前比較普遍的誤區, 胎教音樂選擇合適的樂曲很重要。 研究表明, 經過醫學、聲學測度, 在頻率、節奏、力度和頻響範圍等方面,
Advertisiment
像不少孕婦一樣, 鄭女士以為胎教音樂寶寶聽得越多越好, 聲音越大越好, 她經常將音樂播放機直接貼在肚皮上, 讓寶寶自己聽音樂, 有時也會將自家的電腦、ipad、手機打開調高音量播放音樂, 整個房間都是“音律”, 每天反復5、6次。
對此, 專家表示不贊同, 無論是音量還是聽的時長都要有度, 如果聽得頻率過多時間太長, 可能會造成孕婦以及寶寶疲勞, 而音量過大則會損傷胎兒的大腦和聽覺。
相信以上3個誤區大多數孕期的媽媽都誤入過吧?其實這些誤區對於一些不瞭解胎教的准媽媽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