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生孩子, 我們都會想到一個字——痛, 特別是在各大影視劇裡, 撕心裂肺、痛苦喊叫的分娩過程讓人印象深刻。 所以, 越是到懷孕晚期, 孕媽媽對順產分娩就越害怕, 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生孩子為什麼會痛, 分娩到底有多痛?對於準備順產的孕媽媽來說, 尤其想弄個明白。
減輕分娩痛, 婦科專家建議孕婦可以從飲食和運動方面“下手”, 另外, 掌握正確的分娩姿勢以及妙用力, 也是減輕分娩痛的有效方法。 近日, 即將臨產的英國凱特王妃考慮使用催眠減輕產前疼痛和緊張的消息, 引起人們對分娩疼痛的強烈關注。
Advertisiment
生孩子為什麼會痛?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像被裝在一個口朝下的水袋裡, 臨產前收緊的袋口就是媽媽的子宮頸口, 同時還有骨盆的結締組織和肌肉承托著, 以防止胎兒從口袋裡掉出來。 臨產時, 在激素的作用下軟產道擴張, 以利於胎兒通過。 分娩的過程, 通俗講就是胎兒從媽媽的子宮裡通過生殖道擠出來的過程, 這個擠的動力就是子宮的收縮力。
除了軟產道還有骨產道, 它是一個上寬下窄還略微上翹的狹窄通道, 這個狹窄通道中設有重重關卡, 其中有道關卡的寬度平均只有10釐米, 是胎兒的必經之路。 由於骨頭是硬的, 不會像軟產道一樣擴張, 因而, 胎兒第一次面臨的道路就不是平坦通直的。
Advertisiment
由於產道狹小, 胎兒要通過就必須進行一系列身體的轉動才能適應媽媽骨盆的形狀和大小。 這一系列動作就是: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 最終胎兒娩出。 這一系列動作, 胎兒自己是不會完成的, 都是通過媽媽子宮收縮的力量和產道的反作用力巧妙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 胎兒完成了轉身、低頭和抬頭的過程。 我們也常說, 這是學習做人的過程, 是學會克服困難、學會先低頭做人再抬頭做人的過程。 媽媽教會了胎兒這人生的第一堂課, 給了胎兒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原動力。 每一次宮縮來臨, 都是推動寶寶前進的時候。
分娩到底有多痛?
分娩到底有多痛?其實, 由於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樣, 感受也就不盡相同。
Advertisiment
做好充分的心理調適。 緊張、恐懼、焦慮、信心不足, 都會增加對疼痛的敏感度。 孕期的心理干預、優化、調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此外也可以積極採用一些先進的醫學科學方法進行疏導, 例如生物回饋療法。 這一療法可將定量採集的人體各項生理指標, 轉化為易理解的視聽資訊, 孕婦可直觀地瞭解自己狀態的好壞及變化, 從而有意識地進行自主調節, 最終獲得健康心理狀態。
Advertisiment
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 拉瑪澤呼吸減痛法很受歡迎, 即孕婦從懷孕7個月開始到分娩, 通過對神經肌肉控制、產前體操及呼吸技巧的訓練, 可在分娩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呼吸的控制上, 從而轉移疼痛, 適度放鬆肌肉, 讓嬰兒順利出生。 產婦學習自我催眠也有利於保持心態平靜, 減少疼痛感。 生產時愈是放鬆, 產婦會愈感到舒適, 生產會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