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產
首先要知道──何時該到醫院待產?
只要有以下其中一個現象出現, 就必須入院待產:
1. 規則陣痛(可能會伴隨尾骶骨酸痛):子宮收縮會產生陣痛, 當出現規則陣痛時, 就表示快要生了, 此時還可能會伴隨尾骶骨處會有酸痛感。 准媽咪可自行記錄, 初產婦若每10分鐘子宮收縮3次或3~5分鐘收縮1次, 經產婦若每3~7分鐘收縮1次, 代表子宮頸已開始緩慢擴張了, 就必須入院待產。 然而陣痛有真陣痛(子宮規則收縮)、假陣痛(子宮不規則收縮, 不是生產的預兆)的區別。
2. 落紅:快生產時, 子宮頸會變軟、變薄, 微血管也會破裂,
Advertisiment
3. 破水:羊水可能會突然大量流出, 也可能流一下就停了, 媽咪要知道羊水是無色、清澈、帶有腥味(跟滲尿的尿騷味不一樣)。 破水後會提高感染的危險, 也可能發生臍帶脫垂的現象, 因此不論是否陣痛, 都應該趕快到產房報到。
4. 便意感:這表示胎頭已下降, 壓迫到直腸附近的神經, 尤其陣痛時便意感會更加強烈, 可是又解不出來, 還會不自主的想用力, 這時千萬不要去上廁所, 若是經產婦便很可能將小孩生在馬桶裡喔!應趕緊跟產房報到, 說明狀況。
在待產室時應該做什麼?
以下介紹待產媽咪在待產室的經過流程:
1. 有生產徵兆的產婦,
Advertisiment
2. 需要待產的話, 就會辦理住院手續, 這時候需要準備媽媽的醫保卡、夫妻雙方的身分證、孩子出生時所需要的用品。
3. 以前的常規作法是入院待產後就要灌腸、剃毛、在腹部綁上胎兒監視器, 但現在已經不會常規實施灌腸、剃毛了, 胎兒監視器則會視情況需要才使用!
4. 准爸爸可以在准媽咪旁邊陪伴待產, 給予准媽咪各方種協助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 生產球的運用已逐漸普遍, 護士會在旁給予指導, 可以讓產婦調整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 大部分的產婦喜歡坐在產球上自然搖動或趴在床緣, 要注意不要跌倒;護理人員也會教導家屬幫產婦按摩酸痛的部位,
Advertisiment
5. 在子宮頸全開、胎頭下降到已經要生產之前, 准媽咪都待在待產室。 待產室空間較大, 光線也比較明亮, 可以讓准媽咪放鬆心情、安心待產。 可以下床活動, 以加速子宮頸擴張;但如果已經破水就不能下床。
6. 子宮頸開啟3公分之前可以吃東西。 當子宮頸開啟3公分以上, 已經進入活動期, 就會讓准媽咪禁食, 以避免突發狀況發生。
7. 准媽咪在用力的過程中, 因為要做內診檢查來評估產程的進展, 這時候必須換上醫院的衣服, 也不能穿內衣褲。 此時准爸爸可給予太太適當的鼓勵、提醒做拉梅茲呼吸, 幫助太太產程進展;但准爸爸要記住不要過於緊張, 更不要責備太太不會用力, 以免造成負面效果。
8. 內診確定子宮頸全開,
Advertisiment
進入產房了!
有接受過無菌觀念教育或是上過媽媽教室課程的准爸爸, 可以在主治醫生的同意下進入生產區, 陪同辛苦的媽咪用力, 感覺有如參與生小孩的過程, 一起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就帶您來瞭解產房內發生什麼事:
1. 醫生會換上無菌手術衣, 來幫准媽咪接生(因為產房是屬於手術室, 無菌的觀念相當重要)。
2. 先生要進產房陪產的話, 也需要換上無菌衣, 以免感染到太太或是孩子。
3. 這時候准媽咪躺在冰涼的產臺上會比較緊張, 先生可以握住太太的手, 或是看著太太, 讓准媽咪不會感到恐懼。
4. 第一產程(子宮頸從0開到10公分):
Advertisiment
(1)潛伏期:指子宮頸開0~3公分, 是最辛苦的階段, 有的產婦會開很久, 若經過2小時都沒什麼進展, 則是無效率的子宮收縮, 醫生會經由點滴給予「催產素」, 以促進子宮正常收縮(陣痛會加強)。
(2)活動期:指子宮頸開3~10公分(全開), 陣痛會更密集, 約每1~3分鐘陣痛1次, 每次持續40~60秒。 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開1.2cm以上, 且胎頭下降1cm以上;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開1.5cm以上, 且胎頭下降2cm以上。 一般而言, 初產婦約在10小時以內, 經產婦約在8小時以內完成活動期。 若產婦同意實施「無痛分娩」, 會在此階段才施行;不可太早施予「無痛分娩」, 以免影響產程進度。
5.第二產程(胎兒娩出):從子宮頸全開到寶寶娩出的階段, 此時陣痛時間會延長, 每1~3分鐘陣痛1次, 每次持續60~90秒, 初產婦在2小時以內、經產婦在45分鐘以內會分娩,當看到寶寶的頭出現時就會準備到產臺上生產。孩子生出來之後,進去陪產的爸爸可執行斷臍的甜蜜任務喔!醫護人員會在媽咪面前將附有產婦名字的名牌套上腳踝,並由小兒科醫生或是護理人員照料;先生繼續給辛苦的太太鼓勵與安撫,也可攝影或拍照,記錄這珍貴的一刻。
6.第三產程(胎盤及胎膜娩出):此時仍有些微陣痛的感覺,但較先前不明顯,大約歷經數分鐘至30分鐘。
7.將會陰撕裂傷或會陰減開後的傷口做縫合。
8.縫合完成之後,就可以在產房拍全家福照片,留下甜蜜的回憶。
9.護理人員會協助作產後第一次母嬰接觸,讓孩子接觸母親的乳☆禁☆頭作吸吮動作,以幫助之後的母乳哺喂。
10.醫護人員將媽咪推至恢復室觀察1?2小時,將寶寶擦拭乾淨後放入保溫箱。
當生產不順利時……
不是每個生產過程都能如此順利地進行,自然產的產婦可能會遇到子宮收縮不良、子宮頸擴張停滯不前、胎兒臉朝上或臉朝母親陰☆禁☆道口等情況,此時就需要比正常更多一點的時間生產,或須仰賴真空吸引或產鉗等輔助儀器,或者須剖腹產,視當時的情況做決定。
恢復室--確保產後情形穩定
將產婦推到恢復室的1?2小時中,醫護人員還需要檢查子宮收縮情形,確保沒有產後大出血的情形,並觀察產婦的生命徵象(包括呼吸、心跳、血壓)、傷口、排尿情形,確保產婦產後情形穩定後,就會由護理人員及家屬陪伴送回病房休息。恢復室的感覺就很輕鬆了,常常可以聽到產婦與家屬的歡笑聲。自然產後可以直接進食,除了雞酒、生化湯不要馬上喝之外(因為會影響子宮收縮),其他食物都沒有限制。媽咪通常也會嘗試喂母奶,全家人洋溢在新生命的喜悅中。
B、剖腹產
需要剖腹產的情況
「剖腹產」是指經由切開腹部及子宮的方式將胎兒娩出,其目的是因特定適應症之下,為保護胎兒及母親安全,必須選擇的生產方式。
剖腹產包括緊急性及已知必須且預約的剖腹產:
1. 緊急性剖腹產:是指在妊娠中、後期或是產程進行中,產婦或胎兒因突發的緊急情況,例如:出血、產程遲滯、產婦有嚴重內科疾病、胎兒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等等,必須進行緊急剖腹產,以維護母子的安全
2. 預約剖腹產:孕婦在生產前經由與醫生溝通,確定陰☆禁☆道生產是不可行的,便會採取預約剖腹產,例如:曾動過子宮手術、胎位不正、產道有腫瘤阻塞、產道狹窄、多胞胎、活動性生☆禁☆殖☆禁☆器皰疹病毒之感染等等。以下就是預約剖腹產的流程。
剖腹產的手術前準備
1.預定剖腹產的前一天:
(1)先到住院部報到。然而常有准爸媽不解,為什麼要前一天住院?因為凡是正規手術都要一再確認手術方式,一再提醒注意事項及預先防範各種可能的突變狀況。例如:若有嚴重貧血,可先備血或輸血;若有心電圖異常,可事先會診心臟內科或麻醉科再次評估等等。
(2)測量生命徵象(包括呼吸、心跳、血壓)、身高、體重,以及驗尿及驗血。
(3)到病房完成病歷問診、填寫同意書(包括手術及麻醉同意書)、核對身分、安排胎兒監視器裝置(瞭解胎兒心跳和母親子宮收縮的情況)。
(4)告知手術前須知,例如:不要配戴飾物、不要塗指甲油及化妝(為觀察是否有發紺情形)、不要配戴活動假牙及隱形眼鏡(為避免麻醉後誤吞之危險及視力受到影響)、需禁食(包括開水)8小時(以免麻醉後引起嘔吐不適,造成吸入性肺炎)。
2.手術當天:
打上點滴,可用來補充體液電解質及方便給藥。因此,准爸媽們應與醫護人員達到最妥善的配合,以降低生產時之危險性。
剖腹產房中的流程
1.手術當天的前置作業:
(1)醫護人員會陪同待產婦及家屬至產房,在等侯室會再次核對身分及病歷。
(2)進入手術室,進行麻醉,一般是採用半身麻醉(包括硬脊膜外及脊髓麻醉法)。
(3)進行皮膚準備,指的是剃除體毛,範圍是乳☆禁☆房下沿著腋中腺至大腿上段及會陰部,目的是為了避免毛髮上的細菌掉落到已切開的傷口,會造成照護上的不方便。
(4)放置尿管,是為了避免麻醉後尿道括約肌鬆弛,造成小便失禁或術後無法解尿之不便,同時也是做為術後排出尿量監測之用。
2.開始進行剖腹手術:
(1)先將皮膚劃開,進入皮下組織脂肪層,層層切開。
(2)再將筋膜及白線剪開,剝開腹直肌,打開腹膜,剪開子宮漿膜層。
(3)將子宮肌肉層切開,胎兒及胎盤被娩出。
(4)最後再層層縫合起來,貼上透氣紙膠帶及覆蓋紗布就完成了。
(5)情況穩定後,就會將新生寶寶抱給辛苦的媽咪仔細瞧瞧親親。
(6)將產婦送至恢復室觀察,小寶貝也會被送至嬰兒室觀察。觀察約1、2小時後且生命徵象穩定,產婦就可以回病房休息啦!
結語
本文為您介紹了醫院的生產流程, 現代人生得少,對小生命也更加寶貝與重視。因此在產檢的過程,經由與產科醫生間的互動,找一位自己信賴的醫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准爸媽在瞭解了整個生產過程之後,對從待產到生產到產後恢復,可以有更深入的瞭解。如此將少一分恐懼、多一點喜悅,愉快地迎接小寶貝的到來!
初產婦在2小時以內、經產婦在45分鐘以內會分娩,當看到寶寶的頭出現時就會準備到產臺上生產。孩子生出來之後,進去陪產的爸爸可執行斷臍的甜蜜任務喔!醫護人員會在媽咪面前將附有產婦名字的名牌套上腳踝,並由小兒科醫生或是護理人員照料;先生繼續給辛苦的太太鼓勵與安撫,也可攝影或拍照,記錄這珍貴的一刻。
6.第三產程(胎盤及胎膜娩出):此時仍有些微陣痛的感覺,但較先前不明顯,大約歷經數分鐘至30分鐘。
7.將會陰撕裂傷或會陰減開後的傷口做縫合。
8.縫合完成之後,就可以在產房拍全家福照片,留下甜蜜的回憶。
9.護理人員會協助作產後第一次母嬰接觸,讓孩子接觸母親的乳☆禁☆頭作吸吮動作,以幫助之後的母乳哺喂。
10.醫護人員將媽咪推至恢復室觀察1?2小時,將寶寶擦拭乾淨後放入保溫箱。
當生產不順利時……
不是每個生產過程都能如此順利地進行,自然產的產婦可能會遇到子宮收縮不良、子宮頸擴張停滯不前、胎兒臉朝上或臉朝母親陰☆禁☆道口等情況,此時就需要比正常更多一點的時間生產,或須仰賴真空吸引或產鉗等輔助儀器,或者須剖腹產,視當時的情況做決定。
恢復室--確保產後情形穩定
將產婦推到恢復室的1?2小時中,醫護人員還需要檢查子宮收縮情形,確保沒有產後大出血的情形,並觀察產婦的生命徵象(包括呼吸、心跳、血壓)、傷口、排尿情形,確保產婦產後情形穩定後,就會由護理人員及家屬陪伴送回病房休息。恢復室的感覺就很輕鬆了,常常可以聽到產婦與家屬的歡笑聲。自然產後可以直接進食,除了雞酒、生化湯不要馬上喝之外(因為會影響子宮收縮),其他食物都沒有限制。媽咪通常也會嘗試喂母奶,全家人洋溢在新生命的喜悅中。
B、剖腹產
需要剖腹產的情況
「剖腹產」是指經由切開腹部及子宮的方式將胎兒娩出,其目的是因特定適應症之下,為保護胎兒及母親安全,必須選擇的生產方式。
剖腹產包括緊急性及已知必須且預約的剖腹產:
1. 緊急性剖腹產:是指在妊娠中、後期或是產程進行中,產婦或胎兒因突發的緊急情況,例如:出血、產程遲滯、產婦有嚴重內科疾病、胎兒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等等,必須進行緊急剖腹產,以維護母子的安全
2. 預約剖腹產:孕婦在生產前經由與醫生溝通,確定陰☆禁☆道生產是不可行的,便會採取預約剖腹產,例如:曾動過子宮手術、胎位不正、產道有腫瘤阻塞、產道狹窄、多胞胎、活動性生☆禁☆殖☆禁☆器皰疹病毒之感染等等。以下就是預約剖腹產的流程。
剖腹產的手術前準備
1.預定剖腹產的前一天:
(1)先到住院部報到。然而常有准爸媽不解,為什麼要前一天住院?因為凡是正規手術都要一再確認手術方式,一再提醒注意事項及預先防範各種可能的突變狀況。例如:若有嚴重貧血,可先備血或輸血;若有心電圖異常,可事先會診心臟內科或麻醉科再次評估等等。
(2)測量生命徵象(包括呼吸、心跳、血壓)、身高、體重,以及驗尿及驗血。
(3)到病房完成病歷問診、填寫同意書(包括手術及麻醉同意書)、核對身分、安排胎兒監視器裝置(瞭解胎兒心跳和母親子宮收縮的情況)。
(4)告知手術前須知,例如:不要配戴飾物、不要塗指甲油及化妝(為觀察是否有發紺情形)、不要配戴活動假牙及隱形眼鏡(為避免麻醉後誤吞之危險及視力受到影響)、需禁食(包括開水)8小時(以免麻醉後引起嘔吐不適,造成吸入性肺炎)。
2.手術當天:
打上點滴,可用來補充體液電解質及方便給藥。因此,准爸媽們應與醫護人員達到最妥善的配合,以降低生產時之危險性。
剖腹產房中的流程
1.手術當天的前置作業:
(1)醫護人員會陪同待產婦及家屬至產房,在等侯室會再次核對身分及病歷。
(2)進入手術室,進行麻醉,一般是採用半身麻醉(包括硬脊膜外及脊髓麻醉法)。
(3)進行皮膚準備,指的是剃除體毛,範圍是乳☆禁☆房下沿著腋中腺至大腿上段及會陰部,目的是為了避免毛髮上的細菌掉落到已切開的傷口,會造成照護上的不方便。
(4)放置尿管,是為了避免麻醉後尿道括約肌鬆弛,造成小便失禁或術後無法解尿之不便,同時也是做為術後排出尿量監測之用。
2.開始進行剖腹手術:
(1)先將皮膚劃開,進入皮下組織脂肪層,層層切開。
(2)再將筋膜及白線剪開,剝開腹直肌,打開腹膜,剪開子宮漿膜層。
(3)將子宮肌肉層切開,胎兒及胎盤被娩出。
(4)最後再層層縫合起來,貼上透氣紙膠帶及覆蓋紗布就完成了。
(5)情況穩定後,就會將新生寶寶抱給辛苦的媽咪仔細瞧瞧親親。
(6)將產婦送至恢復室觀察,小寶貝也會被送至嬰兒室觀察。觀察約1、2小時後且生命徵象穩定,產婦就可以回病房休息啦!
結語
本文為您介紹了醫院的生產流程, 現代人生得少,對小生命也更加寶貝與重視。因此在產檢的過程,經由與產科醫生間的互動,找一位自己信賴的醫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准爸媽在瞭解了整個生產過程之後,對從待產到生產到產後恢復,可以有更深入的瞭解。如此將少一分恐懼、多一點喜悅,愉快地迎接小寶貝的到來!